[实用新型]近场探头及探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29197.8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7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黄敏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敏业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29/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宁宁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耦合边 近场探头 支撑边 探测系统 噪声源 耦合域 磁力线 探测 本实用新型 表面贴合 传播路径 耦合 辨识度 辨识 探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近场探头及探测系统,以解决现有圆形近场探头对噪声源的位置及其传播路径的辨识度低或无法辨识的技术问题。该探头至少具有耦合边和两个支撑边;其中,所述耦合边用于与待探测PCB走线的表面贴合;两个所述支撑边位于所述耦合边的同一侧且与所述耦合边的两端一一对应连接;所述耦合边和两个所述支撑边共同构成耦合域,该耦合域用于耦合待探测PCB走线中噪声源电流所产生的磁力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噪声电流探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近场探头及探测系统。
背景技术
自1996年欧盟强制推行电磁兼容法规和2001年中国政府也强制要求电磁兼容法规后,电子产品上市前必须满足相关的电磁兼容法规条款规定才能上市销售。同时,随着电子产品工作频率的不断提高,电子产品内部器件的密集度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滤波和屏蔽的电磁噪声抑制方法已不能满足电子产品设计和整改的要求。由于PCB板的设计和整改措施可使近场探头直接面对噪声源,因此变得越来越受到重视。
图1为待探测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当噪声源电流流经PCB板10ˊ上的PCB走线20ˊ时,会在PCB走线20ˊ周围产生磁场,磁场的磁力线30ˊ如图1所示。图2为图1的同轴剖视图图,从纵向剖面看,磁力线30ˊ分布如图2所示,磁力线30ˊ的衰减速度与磁力线30ˊ和PCB走线20ˊ之间的距离成立方关系,换言之,近场探头靠近噪声源的距离增加为原先的2倍,则磁场强度相应增加为原先的8倍。近场探头离噪声源越近,越能耦合到噪声源电流磁场产生的磁力线,也越容易确定噪声源的准确位置和传播方向。因此,近场探头与噪声源电流产生的磁场的耦合度是确定噪声源位置及其传播路径的关键因素。
然而,由于电子产品中器件密集度越来越高,使得现有的近场探头由于体积和形状的限制,以致其无法探入到电子产品的内部,无法耦合到噪声源电流产生的磁场,从而发生噪声源遗漏的问题。
图3为现有圆环形近场探头的应用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圆环形近场探头40ˊ与PCB板10ˊ为点面接触,亦即,圆环形近场探头40ˊ不能与PCB板10ˊ表面紧密贴合,造成圆环形近场探头40ˊ与噪声源电流产生的磁场之间的耦合度不够。通常,圆环形近场探头的耦合度只能达到50%左右,在某些器件密集度高的场合,圆环形近场探头的耦合度往往只能达到50%左右,甚至更小。由于磁场较高的衰减速度,圆环形近场探头只能探测到少量磁场,甚至无法探测到噪声源电流产生的磁场,从而对噪声源的位置及其传播路径的辨识度低,或者无法辨识噪声源的位置及其传播路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近场探头,以解决现有圆形近场探头对噪声源的位置及其传播路径的辨识度低或无法辨识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近场探头,该近场探头至少具有耦合边和两个支撑边;其中,
所述耦合边用于与待探测PCB走线的表面贴合;
两个所述支撑边位于所述耦合边的同一侧且与所述耦合边的两端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耦合边和两个所述支撑边共同构成耦合域,该耦合域用于耦合待探测PCB走线中噪声源电流所产生的磁力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支撑边的两个第一端与所述耦合边的两端一一对应连接;
两个所述支撑边的两个第二端均远离所述耦合边;
两个所述第二端之间的间距小于两个所述第一端之间的间距。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第二端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连接边;
两个所述第二端与所述连接边的两端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连接边的长度小于所述耦合边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敏业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敏业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291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