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31759.2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78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张苏北;曹雷;黄美玲;邹建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3/08;F24F1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梁永芳 |
地址: | 51907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风风道 出风口 空调器 壳体 本实用新型 连通 第二换热器 第一换热器 单独控制 换热器 换热 灵活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内的第一出风风道(2)和第二出风风道(3),第一出风风道(2)和第二出风风道(3)相互独立,壳体(1)上设置有第一出风口(4)和第二出风口(5),第一出风口(4)与第一出风风道(2)连通,第二出风口(5)与第二出风风道(3)连通,第一出风风道(2)内设置有第一换热器(6),第二出风风道(3)内设置有第二换热器(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可以实现不同换热面积与不同出风口的单独控制,控制灵活,换热器利用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一般柜式空调器具有一个上出风口,制冷时,冷风向上吹,因冷空气较重,上行一段距离后会自然下降。制热时,热风向下吹,因热空气较轻,下行一段时间后会自然上升,这样位于出风口上方的环境温度上升比较快,而下方靠近人腿部脚部的温度变化较慢,因此制热效果较差。
目前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上下出风的柜式空调器,使用两个蜗壳和两个离心风叶,结构出风单一;并且在使用中无论是上出风,还是下出风,亦或是同时出风,整个换热器都需要全部运行工作,难以根据出风口的变化来调整换热器的工作区域,控制灵活性较差,换热器的利用率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可以实现不同换热面积与不同出风口的单独控制,控制灵活,换热器利用率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一出风风道和第二出风风道,第一出风风道和第二出风风道相互独立,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一出风口与第一出风风道连通,第二出风口与第二出风风道连通,第一出风风道内设置有第一换热器,第二出风风道内设置有第二换热器。
优选地,第一出风风道内还设置有第一离心风机;和/或,第二出风风道内还设置有第二离心风机。
优选地,第一离心风机设置在第一换热器和第一出风口之间;和/或,第二离心风机设置在第二换热器和第二出风口之间。
优选地,第一离心风机的出风方向正对第一出风口设置,第二离心风机的出风方向正对第二出风口设置;或,第一离心风机设置在第一出风口与第一换热器之间,第二离心风机设置在第二出风口与第二换热器之间。
优选地,第一换热器和第一离心风机之间设置有第一导流罩;和/或,第二换热器和第二离心风机之间设置有第二导流罩。
优选地,第一离心风机和第二离心风机为后向离心风机。
优选地,空调器为立式空调,第一出风口为上出风口,第二出风口为下出风口。
优选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均为V型换热器,壳体还包括进风口,壳体内还设置有将进风口的进风导向至V型换热器的两个侧板外侧的导风装置。
优选地,导风装置包括设置在V型换热器的V型槽两端开口处以遮挡开口的边板。
优选地,边板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边板通过连接板固定在壳体的内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一出风风道和第二出风风道,第一出风风道和第二出风风道相互独立,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一出风口与第一出风风道连通,第二出风口与第二出风风道连通,第一出风风道内设置有第一换热器,第二出风风道内设置有第二换热器。该空调器的第一出风风道和第二出风风道相互独立,单独控制,因此设置在第一出风风道内的第一换热器和设置在第二出风风道内的第二换热器也是相互独立,单独控制,在空调器运行过程中,可以根据出风口的工作需要来调整各出风风道的工作状态,从而根据温度调节需要进行换热器换热面积的调节,实现不同换热面积与不同出风口的单独控制,控制灵活,换热器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317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