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舶通风回型消音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31776.6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122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张雪村;叶耀川;张力;张博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新港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J2/10 | 分类号: | B63J2/10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吕志英 |
地址: | 300452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音风道 消音器 连接法兰 消音体 支撑架 回型 消音 通风 船舶 本实用新型 支撑架固定 降低噪音 内壁表面 使用寿命 窄小空间 风道管 吸声板 内壁 悬挂 进出口 申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舶通风回型消音器,该消音器包括消音风道、连接法兰、消音体、支撑架;所述消音风道内壁表面设吸声板,所述连接法兰固定连接在消音风道的进出口,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在消音风道内壁上,所述消音体与支撑架连接悬挂在消音风道内。本申请的效果是采用该装置不仅消音效果好,可降低噪音约15分贝,而且结构简单,使用寿命相对普通消音器可增加两年左右,适用于窄小空间安装,安装长度为风道管径2倍即可。同时消音效果不受安装长度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风消音装置,尤其是一种船舶通风回型消音器。
背景技术
随着船舶吨位增大,空间利用率及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居住区域通常配有通风以增加空气流通,而通风伴随着产生的噪声要求越来越高,风机选型及安装是降低噪声的一方面,风道消声也是必需的。船舶中通常所用的管道式消音器以其延程长度和条缝长度为消音指标,长度越短消音效果越差,同时其安装空间要求不小于900mm长度。对于狭小空间普通管道式消音器通常无法安装,为降低噪声通常采用减小通风量而降低舒适度,对于特殊房间只能保证通风量而不考虑噪声危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船舶通风回型消音器,该装置不仅消音效果好,而且结构简单,适用于狭小空间通风消音,长度为通风管直径二倍即可。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船舶通风回型消音器,其中:该消音器包括消音风道、连接法兰、消音体、支撑架;所述消音风道内壁表面设吸声板,所述连接法兰固定连接在消音风道的进出口,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在消音风道内壁上,所述消音体与支撑架连接悬挂在消音风道内。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该装置不仅消音效果好,可降低噪音约15分贝,而且结构简单,使用寿命相对普通消音器可增加两年左右,适用于窄小空间安装,安装长度为风道管径2倍即可。同时消音效果不受安装长度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回型消音器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回型消音器俯视图。
图中:
1、消音风道 2、连接法兰 3、消音体 4、支撑架
5、吸声板 6、消音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船舶通风回型消音器结构加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船舶通风回型消音器的目的是达到消音效果好、不受安装空间限制的结果。
本实用新型的船舶通风回型消音器结构是,该消音器包括消音风道1、连接法兰2、消音体3、支撑架4;所述消音风道1内壁表面设吸声板5,所述连接法兰2固定连接在消音风道1的进出口,所述支撑架4固定连接在消音风道1内壁上,所述消音体3与支撑架4连接悬挂在消音风道1内。
所述消音体3表面设消音绝缘层6。所述消音体3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方形或多边形。所述消音体3剖面进出口端夹角大于120度、两侧端夹角小于90度,所述两侧端对称或非对称。
本实用新型的船舶通风回型消音器功能是这样实现的:
该装置由消音风道1、连接法兰2、消音体3和支撑架4组成。消音体3的截面形状可以做成圆形或方形或多边形,制作成后,在其表面设消音绝缘层6,利用支撑架4将消音体3悬挂消音风道1内。同时在消音风道1内壁表面设吸声板5,两端焊接连接法兰2。
本实用新型的船舶通风回型消音器的消音体3与消音风道1内壁构成回型气流结构。通过消音器两端法兰连接在风道上,风道内气流在经过消音体3时,由于消音体3遇气流端即进出口端夹角大于120度、两侧端小于90度,气流产生分流。各部分气流沿回型结构折射改变流向,此过程中气流在风道内吸声板5作用下而降低噪声,之后重新汇流气流波动叠加使其噪音量进一步降低。由于该消音器通过改变气流流向及汇流叠加方法,因而可以不受安装空间限制,安装长度为所装风道管径2倍即可实现良好的降低噪音效果。同时对于风道距顶部较近情况的,可以做成偏心形状消音体3即消音体两侧端不对称,消音效果依然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新港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天津新港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317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垫船空调
- 下一篇:一种船舶压载水冷能热能的采集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