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起动机反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31784.0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73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刘树权;林阳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双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N15/02 | 分类号: | F02N15/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谭小容 |
地址: | 401331 重庆市沙***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装 发动机缸体 飞轮齿圈 飞轮驱动齿轮 飞轮壳 起动机 发动机起动机 法兰 正装 本实用新型 径向干涉 空间受限 外啮合 起动 转动 发动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起动机反装结构,包括发动机缸体(1)、飞轮齿圈(2)、飞轮壳(3)、飞轮驱动齿轮(4)和起动机机体(5),所述飞轮齿圈(2)安装在飞轮壳(3)内,并位于发动机缸体(1)的后端,所述飞轮壳(3)上远离发动机缸体(1)的一侧设置有反装法兰(6),所述起动机机体(5)安装在反装法兰(6)上,并通过飞轮驱动齿轮(4)带动飞轮齿圈(2)转动,从而起动发动机,所述飞轮驱动齿轮(4)与飞轮齿圈(2)为外啮合方式。通过正装改反装的方式,彻底解决了起动机机体与发动机缸体产生径向干涉的问题,避免了正装方式空间受限的缺陷,结构简单、设计巧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起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起动机在发动机上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结合图1、图2所示,现有起动机用于发动机起动时,为适应发动机起动时飞轮齿圈2固定的旋向,其飞轮驱动齿轮4的旋向也是固定不变的,同时其安装位置也只能安装在飞轮壳3靠发动机缸体1的一侧的法兰上,这种传统的起动机安装方式,在此称之为“正装方式”。
但经常出现起动机所需空间受限,导致起动机机体5与发动机缸体1发生径向干涉(干涉区域如图1中A部分所示),最终导致起动机无法安装或将干涉部分切除后再安装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不改变现有发动机缸体的前提下,通过改变起动机的安装位置,避免起动机机体与发动机缸体发生径向干涉。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发动机起动机反装结构,包括发动机缸体、飞轮齿圈、飞轮壳、飞轮驱动齿轮和起动机机体,所述飞轮齿圈安装在飞轮壳内,并位于发动机缸体的后端,所述飞轮壳上远离发动机缸体的一侧设置有反装法兰,所述起动机机体安装在反装法兰上,并通过飞轮驱动齿轮带动飞轮齿圈转动,从而起动发动机,所述飞轮驱动齿轮与飞轮齿圈为外啮合方式。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从发动机后端看,所述反装法兰位于飞轮壳的靠右侧位置处,飞轮驱动齿轮从后端向前端推进与飞轮齿圈啮合,起动发动机时,飞轮驱动齿轮顺时针转动,并带动飞轮齿圈逆时针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正装改反装的方式,彻底解决了起动机机体与发动机缸体产生径向干涉的问题,避免了正装方式空间受限的缺陷,结构简单、设计巧妙。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发动机起动机正装结构示意。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是发动机起动机反装结构。
图4是图3的仰视图。
图5发动机起动机正装与反装的对比立体示意。
图6碟形弹簧储能起动机正装示意图。
图7碟形弹簧储能起动机反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3、图4所示,一种发动机起动机反装结构,其中发动机缸体1、飞轮齿圈2、飞轮壳3是发动机的组成部分,飞轮驱动齿轮4和起动机机体5是起动机的组成部分,通过盘动起动机,从而起动发动机。
飞轮齿圈2安装在飞轮壳3内,并位于发动机缸体1的后端,飞轮齿轮2的转动由起动机的飞轮驱动齿轮4带动。以上所述与现有结构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双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双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317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动挡汽车起动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率并联式液压发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