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性能汽车节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32096.6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20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克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克东 |
主分类号: | F02M27/04 | 分类号: | F02M2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外壳 碳棒 搅拌轴 出气管 固定板 搅拌叶 本实用新型 高性能汽车 上端固定 电动机 节油器 进水管 气泵 电源 透明观察窗 穿过装置 对称固定 节油效果 上下两端 正极导线 主轴右端 盖板 底端 底座 左端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性能汽车节油器,包括出气管、盖板、进水管、底座、装置外壳、透明观察窗、气泵、正极导线、碳棒二、搅拌叶以及搅拌轴,所述装置外壳上端固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有气泵,所述装置外壳右端固定有进水管,所述固定板固定在装置外壳内部,所述电源固定在装置外壳内部底端,固定板位于电源上方,所述固定板上端固定有碳棒一以及碳棒二,所述碳棒一位于碳棒二左侧,所述电动机固定在装置外壳左端面上,所述电动机的主轴右端固定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右端穿过装置外壳,并延伸至装置外壳内部,所述搅拌叶设有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搅拌叶对称固定在搅拌轴上下两端。本实用新型节油效果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产品配件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性能汽车节油器。
背景技术
1829年,英国的詹姆斯发明了时速25公里的蒸汽车,该车可以作为大轿车使用。这种汽车装有笨重的锅炉和很多煤,冒着黑烟,污染街道,并发出隆隆的噪声,而且事故频繁地出现。1860年,法国工人鲁诺阿尔发明了内燃机,用大约1马力的煤气发动机来带动汽车,但效果不好。不过,汽车就是在这种内燃机的影响下产生的。从此,有很多人想改进内燃机,要把内燃机用在汽车上。1882年,德国工程师威廉海姆.戴姆勒开始进行内燃机的研究。
汽车节油器,顾名思义,就是应用在汽车上面,通过某种方式或方法来起到节省车辆燃料或减少燃料消耗的一种装置。传统的节油器结构复杂,造价高,使用麻烦,为了解决该问题,现推出一种高性能汽车节油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性能汽车节油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系统性高,实用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性能汽车节油器,包括出气管、进水管、装置外壳、气泵、电动机、碳棒一、固定板、负极导线、电源、正极导线、碳棒二、搅拌叶以及搅拌轴,所述装置外壳上端固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有气泵,所述装置外壳右端固定有进水管,所述固定板固定在装置外壳内部,所述电源固定在装置外壳内部底端,固定板位于电源上方,所述固定板上端固定有碳棒一以及碳棒二,所述碳棒一位于碳棒二左侧,所述电动机固定在装置外壳左端面上,所述电动机的主轴右端固定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右端穿过装置外壳,并延伸至装置外壳内部,所述搅拌叶设有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搅拌叶对称固定在搅拌轴上下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外壳下端固定有底座。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外壳前端固定有透明观察窗。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盖板。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通过负极导线与碳棒一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通过正极导线与碳棒二相连接。
进一步地,两个以上所述搅拌叶均通过搅拌轴与电动机的主轴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电源、碳棒一以及碳棒二,该设计能够对水进行电解产生氢气以及氧气,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固定板,该设计能够避免水影响电源工作性能,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电动机、搅拌轴以及搅拌叶,该设计便于对产生的氢气以及氧气进行搅拌均匀,本实用新型将产生的氢气以及氧气导入汽车的发动机内,一方面可以提高发动机的供氧量,另一方面提供新的氢气燃料,以起到节油的效果,本实用新型节油效果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装置外壳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克东,未经王克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320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燃机节能减排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汽车用空气滤清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