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级圆盘磁流体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32169.1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40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帆;杨小龙;谢国进;孙彭;郝付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J15/43 | 分类号: | F16J15/43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周晟 |
地址: | 545006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密封装置 圆盘磁 中间极靴 右极靴 左极靴 本实用新型 永磁体环 磁流体密封装置 轴向间隔设置 成功应用 高速重载 密封技术 耐压性能 内永磁体 外永磁体 单级 多磁 隔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级圆盘磁流体密封装置,包括所述的多级圆盘磁流体密封装置,包括轴、外壳、左极靴环、中间极靴环、右极靴环、内永磁体环、外永磁体环;所述的左极靴环和右极靴环套装于外壳和轴之间;所述的左极靴环和右极靴环之间沿轴向间隔设置两个以上的永磁体环组;所述的每个永磁体环组之间通过中间极靴环隔开,所述的中间极靴环套装于外壳和轴之间。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单级圆盘磁流体密封装置和多磁源磁流体密封装置存在的耐压性能低的难题,使得该密封技术成功应用于高速重载等领域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工程密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级圆盘磁流体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上很多场合对密封要求很严格,尤其是要求密封无泄漏,而一般传统的机械密封件无法做到这一点。磁流体密封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磁流体密封技术相比于传统密封技术具有零泄漏率、无固体摩擦、寿命长、高可靠性等优点,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中。这对工程密封具有重要意义。当磁性流体密封技术应用在大直径、高速及重载密封环境中,密封间隙内的磁性流体往往因为密封间隙过大而失效,因此提高大间隙条件下磁性流体密封的耐压性能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提高大间隙下磁性流体密封耐压性能的方法之一是通过增加磁流体密封磁路中磁源的数量并改进极靴的形状,如对比文献1(公开号为CN202332310U的专利)所述的密封装置和对比文献2(公开号为CN205877200U的专利)所述的密封装置。尽管以上文献所述的两种密封装置相对普通磁性流体密封性能得到极大的提高,但依旧满足不了高速重载场合较高密封性能的要求,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多级圆盘磁流体密封装置,从而解决现有单级圆盘磁流体密封装置和多磁源磁流体密封装置存在的耐压性能低的难题,使得该密封技术成功应用于高速重载等领域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的多级圆盘磁流体密封装置,包括轴、外壳、左极靴环、中间极靴环、右极靴环、内永磁体环、外永磁体环;
所述的左极靴环和右极靴环套装于外壳和轴之间;所述的左极靴环和右极靴环之间沿轴向间隔设置两个以上的永磁体环组;所述的每个永磁体环组之间通过中间极靴环隔开,所述的中间极靴环套装于外壳和轴之间;
所述的每个永磁体环组包括相互对应的内永磁体环和外永磁体环;所述的内永磁体环设置于轴的外圆面上,所述的外永磁体环设置在外壳的内壁上;所述的内永磁体环和外永磁体环的轴向重合,内永磁体环的轴向宽度小于外永磁体环的轴向宽度,并且内永磁体环的外圆面和外永磁体环的内圆面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的内永磁体环径向的正投影位于外永磁体环的内圆面区域的中间;
所述的左极靴环、右极靴环的内圆面上设有轴向极齿I,所述的轴向极齿I沿径向向轴的外圆面延伸,与轴的外圆面之间留有间隙,磁流体设于该间隙中;所述的中间极靴环的外端面上设有径向极齿I,所述的径向极齿I沿轴向向内永磁体环的端面延伸,与内永磁体环的端面之间留有间隙,磁流体设于该间隙中;
所述的中间极靴环的内圆面上设有轴向极齿II,所述的轴向极齿II沿径向向轴的外圆面延伸,与轴的外圆面之间留有间隙,磁流体设于该间隙中;所述的中间极靴环的两端的外端面上分别设有径向极齿II,所述的径向极齿II分别沿轴向向其两旁的内永磁体环的端面延伸,与内永磁体环的端面之间留有间隙,磁流体设于该间隙中。
所述的左极靴环、右极靴环分别包括轴向环I和径向环I,所述的轴向环I的内圆面向轴方向延伸,与径向环I的外圆面的一端连接,轴向环I的外圆面与外壳的内圆面接触,轴向环I的端面与外永磁体环接触;所述的径向环I的另一端沿轴向内永磁体环的端面延伸;所述的轴向极齿I设于径向环I的内圆面上,所述的径向极齿I设于径向环I靠近内永磁体环的端面上。
所述的轴向环I的外圆面上设有环形凹槽I,所述的环形凹槽I内设有密封圈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大学,未经广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321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硬材料堆焊机械密封环
- 下一篇:一种掘进机截割臂插装式防尘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