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干空气能、太阳能及地热能驱动的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33794.8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78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黄翔;郭志成;康雅雄;贺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D1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磊 |
地址: | 71004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热能 太阳能烟囱 房屋墙壁 空调系统 蒸发冷却 本实用新型 被动式 干空气 风塔 预留 太阳能 气流组织形式 室内进风口 室内排风口 太阳能技术 驱动 地板辐射 技术结合 气流通过 自然对流 供冷 排出 能耗 房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干空气能、太阳能及地热能驱动的空调系统,包括在房屋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的被动式蒸发冷却风塔和太阳能烟囱以及设置在地面下的地板辐射供冷/暖系统,被动式蒸发冷却风塔靠近房屋墙壁的底部预留有通入室内的室内进风口,太阳能烟囱设置在房屋墙壁的上部,且太阳能烟囱靠近房屋墙壁的底部预留有室内排风口。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将蒸发冷却技术、太阳能技术及地热能技术结合,依靠自然对流使气流通过下送上排的气流组织形式排出,能耗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干空气能、太阳能及地热能驱动的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中国经济腾飞的关键时刻,更是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高能耗问题始终是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许多国家推进能源转型的核心内容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推进能源生产、消费革命以及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措施。可再生能源是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球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发展相对成熟,应用成本也快速下降。因此,对空调需求急剧增加的今天,我们亦完全可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供冷、供热及通风。
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气象跨度大,光照充足,夏季炎热干燥,具有丰富的干空气能、太阳能及地热能等多种可再生能源,是蒸发冷却技术、太阳能技术及地热能技术的高适用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干空气能、太阳能及地热能驱动的空调系统,将蒸发冷却技术、太阳能技术及地热能技术结合,依靠自然对流使气流通过下送上排的气流组织形式排出,能耗低。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干空气能、太阳能及地热能驱动的空调系统,包括在房屋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的被动式蒸发冷却风塔和太阳能烟囱以及设置在地面下的地板辐射供冷/暖系统,被动式蒸发冷却风塔靠近房屋墙壁的底部预留有通入室内的室内进风口,太阳能烟囱设置在房屋墙壁的上部,且太阳能烟囱靠近房屋墙壁的底部预留有室内排风口;
被动式蒸发冷却风塔包括塔体,塔体的上部设置有填料直接蒸发冷却功能段,塔体的顶部还设置有塔盖;
地板辐射供冷/暖系统包括埋设在室外土壤里的地埋管换热器和设置在室内地面下的地板辐射末端,地埋管换热器和地板辐射末端通过供水管b和回水管形成闭合回路。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
填料直接蒸发冷却功能段包括填料,填料的上方设置有布水器,所填料的下方设置有水箱,布水器与水箱通过供水管a连接,填料对应的塔体外侧均匀设置有多个室外进风口。
供水管a上还设置有水处理器a和循环水泵a。
水箱还连接有补水管a。
太阳能烟囱包括设置在房屋墙壁上方的囱体,囱体远离房屋墙壁的一侧为玻璃幕墙,囱体在房屋墙壁上的一侧为绝热墙体,室内排风口设置在绝热墙体的下方,绝热墙体远离房屋墙壁的一侧还设置有蓄热墙体,玻璃幕墙的上方设置有室外排风口,囱体的顶部还设置有玻璃盖板。
供水管b上还设置有水处理器b和循环水泵b。
循环水泵b的吸入端还连接有补水管b。
室内进风口内设置有袋式过滤器和变频风量调节阀a,室内排风口内设置有变频风量调节阀b。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完全采用可再生能源:干空气能、太阳能及地热能,将被动式蒸发冷却向下通风降温技术和太阳能烟囱技术相结合,依靠自然对流使凉爽的新鲜空气送入空调区域并通过下送上排的气流组织形式排出,同时利用地热能耦合地板辐射供冷/供暖技术,健康舒适的同时避免了高能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337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