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处理含藻水的电化学反应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35037.4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0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向平;连慧兰;万一会;王荀;王韬;王洪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463 | 分类号: | C02F1/463;C02F1/465;C02F1/461;C02F1/7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3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池 行车式刮渣机 含藻水 电化学反应池 出水闸门 电极隔板 流水通道 平行段 平行 本实用新型 传统絮凝 给水处理 阳极板组 阴极板组 藻类污染 电场 回转式 进水口 往复式 侧壁 轨道 上板 竖直 绝缘 水厂 改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含藻水的电化学反应池。该反应池在中心位置或在使流水通道尽可能长的位置设有进水口,反应池的一侧壁设有出水闸门;反应池内竖直设有相互绝缘的电极隔板,在反应池内形成回转式或往复式流水通道;在相互平行的电极隔板上安装有阴极板组或阳极板组,且相邻平行段上板组的极性不同,使相邻平行段间形成电场;反应池的顶部设有行车式刮渣机和行车式刮渣机轨道,行车式刮渣机轨道与设有出水闸门的侧壁平行。上述反应池可由传统絮凝池改建,对于突然爆发的藻类污染,水厂可迅速做出反应,实现对含藻水的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含藻水的电化学反应池。
背景技术
微污染水体藻类爆发,不仅影响水环境安全,也严重威胁给水处理安全。水厂中传统的除藻构筑物有微滤机、气浮池和浮沉池。但由于藻类爆发仅在环境条件适宜时才发生,很多水厂并没有微滤机、气浮池这类单独除藻的构筑物。藻类爆发期间水厂主要通过预氧化,强化混凝和增加滤池反冲洗频率等方法来应对,这些方法处理效果有限,而且也会增加水体二次污染的风险。浮沉池采用沉淀池和气浮池相结合,解决了单独增加除藻构筑物的占地问题,但针对藻类爆发期间复杂的水体水质,气浮工艺的水处理效果也存在局限。
电化学法处理含藻水,主要是电氧化、电絮凝、电气浮和电场协同产生作用,藻细胞经过电氧化作用后失稳失活,同时被电絮凝产生的多核羟基配合物和氢氧化物捕捉而形成絮体,电气浮过程中产生的微气泡附着于部分絮体上,使这部分絮体上浮至水面。与常规除藻工艺相比,电化学除藻具有无需添加化学药剂,避免二次污染;设备体积小,易于操作、管理;去除率高等优点。虽然电化学除藻工艺拥有以上优势,但如何在保证处理效果的情况下,与现有水厂处理构筑物相结合,用于实际含藻水的处理,是目前电化学除藻应用研究的难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由絮凝池改建的处理含藻水的电化学反应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处理含藻水的电化学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中心位置设有进水口,反应池的一侧壁设有出水闸门;反应池内竖直设有绝缘的电极隔板,电极隔板以反应池中心为起点呈矩形螺旋布置,在反应池内形成回转式流水通道;在电极隔板上一组相互平行的平直段安装有阴极板组或阳极板组,且相邻平直段上板组的极性不同,使相邻平直段间形成电场;反应池的顶部设有行车式刮渣机和行车式刮渣机轨道,行车式刮渣机轨道与设有出水闸门的侧壁平行。
上述反应池可由传统的回转式絮凝池改建,在回转隔板中一组相互平行平直段上固定如上所述的阴极板组和阳极板组,即可在平直段间形成电场,实现对藻的电化学处理,藻细胞经过电氧化作用后失稳失活,同时被电絮凝产生的多核羟基配合物和氢氧化物捕捉而形成絮体,电气浮过程中产生的微气泡附着于絮体上,絮体上浮至水面。安装在反应池(絮凝池)顶端的行车式刮渣机将上述漂浮至水面的絮体刮出反应池,除去浮渣。
进一步的,所述阴极板组或阳极板组的一种安装在平行平直段的两侧,相邻平行平直段的阴极板组和阳极板组大小和安装高度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阴极板组或阳极板组贯穿嵌入安装在平行平直段中部,相邻平行平直段间的阴极板组和阳极板组大小和安装高度一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一种处理含藻水的电化学反应池,其特征在于,反应池内竖直设有绝缘的电极隔板,所述电极隔板在反应池相对的两侧间平行交错布置,每一电极隔板与反应池的另外两侧中的一侧紧密相接,在反应池中形成往复式流水通道,所述进水口设置在使流水通道尽可能长的位置;每一电极隔板上安装有阴极板组或阳极板组,且相邻电极隔板上板组的极性不同,使相邻电极隔板间形成电场;反应池的顶部设有行车式刮渣机和行车式刮渣机轨道,行车式刮渣机轨道与设有出水闸门的侧壁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350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催化氧化反应器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多筒螺旋式垢菌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