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墨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35897.8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18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玉;郭永庆;王相周;王海元;李联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红旗渠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7/06 | 分类号: | H05B7/06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2 | 代理人: | 季发军 |
地址: | 456592 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红***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电极本体 石墨电极 接头凹槽 生料 铁芯 凸块 本实用新型 电极本体 碳纤维棒 固定孔 边缘设置 侧壁顶面 电极接头 电流分布 快速稳定 密切接触 上端接头 中心设置 两侧壁 通气孔 电极 上端 卡合 下端 接续 埋设 改进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墨电极,包括石墨电极本体、铁芯、碳纤维棒,所述电极本体上端设置接头凹槽,所述接头凹槽内底面的两端和侧壁顶面设置生料槽,所述生料槽内设置生料块,所述石墨电极本体中心设置通气孔,所述石墨电极本体靠近边缘设置铁芯,所述石墨电极本体下端设置接头凸块,所述接头凸块与所述接头凹槽相互卡合,密切接触,所述电极本体上端接头凹槽的两侧壁和所述接头凸块上设置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置碳纤维棒。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石墨电极通过改进电极接头结构达到了快速稳定接续电极的目的,通过在石墨电极内部埋设铁芯解决了电流分布不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生产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石墨电极。
背景技术
石墨电极主要是以石油焦、针状焦为原料,煤沥青作结合剂,经煅烧、配料、混捏、压型、焙烧、石墨化、机加工而制成,主要用于炼钢电弧炉及钢包精炼炉。石墨电极耐高温、加工容易、价格较便宜,而且具有较高的电阻,在2500℃以下机械强度随温度的上升而提高,可做为大断面加热体的低压高电流电源。在炼钢电弧炉及钢包精炼炉中,电极处于末端位置,其作用是把大电流引导至熔炼室或钢水,在电极与炉料之间或电极与钢水之间产生电弧来达到加热炉料及钢水的目的。
在炼钢电弧炉及钢包精炼炉炼钢过程中,电极的接续采用的是螺纹接头,对接头螺纹的加工要求十分严格,生产成本较高,而且在使用过程经常发生续接后的电极松扣脱落现象。电极松脱发生后,轻则加大接缝,增加电阻,破坏电极和接头的电流正常分配,致使交接处发热发红,氧化加速使电极变细,最终下段脱落;重则拉断电极和接头螺纹,或震断接头导致报废,使企业成本消耗增大。如果电极落入钢水中,如果捞取不顺利或更换不及时,会造成生产事故,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另外由于石墨电极的电阻与温度成反比,温度越高电阻越小,因此电流会越来越集中到电极的中心部分,从而造成电极径向温差越来越大,最终导致电极开裂。
授权公告号为CN 202818670 U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新型石墨电极,包括两端均设有螺纹孔的上部石墨电极本体和下部石墨电极本体,上部石墨电极本体和下部石墨电极本体通过两端具有螺纹的连接头相连。使用独立的连接头连接上部石墨电极本体和下部石墨电极本体,使连接可靠,可有效增大石墨电极直径,以提高其电流承载能力,并可有效防止石墨电极掉入炉中,降低合金废品率。该专利提供的为传统锥形螺纹接头,在正常情况下可方便接续电极,但是螺纹容易损坏或者松动造成生产事故。
授权公告号为CN 205510453 U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新型自修复式石墨电极,包括铜芯、石墨电极本体、石墨电热膜、SiC涂层、金属导体、SiC石墨棒和连接接头;所述石墨电极本体的上端两侧设有凸型对接槽,石墨电极本体的中间设有生料垫片,石墨电极本体的下端两侧设有凹形连接槽,所述石墨电极本体的中间设有SiC石墨棒, SiC石墨棒的上表面上设有石墨电热膜,所述石墨电热膜的上表面上设有SiC涂层,所述SiC涂层的上表面上设有金属导体。本实用新型在电极主体中设有SiC涂层,使电极的组织十分致密,机械强度高,质量稳定,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耐磨,耐高温性能;电流分布更均匀,能够在大电流下获得良好的导电性,导电性会更稳定。该专利在电极内设置铜芯,改善了电流分布情况,但只设置三根铜芯设置不太合理,电流分布仍然会集中到中心部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石墨电极,通过改进电极接头结构达到了快速稳定接续电极的目的,通过在石墨电极内部埋设铁芯解决了电流分布不均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石墨电极,包括石墨电极本体、铁芯、碳纤维棒,所述电极本体上端设置接头凹槽,所述接头凹槽内底面的两端和侧壁顶面设置生料槽,所述生料槽内设置生料块,所述石墨电极本体中心设置通气孔,所述石墨电极本体靠近边缘设置铁芯,所述石墨电极本体下端设置接头凸块,所述接头凸块与所述接头凹槽相互卡合,密切接触,所述电极本体上端接头凹槽的两侧壁和所述接头凸块上设置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置碳纤维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红旗渠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红旗渠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358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