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清理粉尘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37044.8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41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汤先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承国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姜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风集尘器 高效过滤器 出风口 粉尘系统 自动清理 进风口 除尘 本实用新型 大颗粒灰尘 小颗粒灰尘 吸力 除尘技术 方便操作 两次集尘 设备结构 输送管道 速度减小 重力作用 上端部 负压 内装 筒壁 吸入 下沉 摩擦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除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清理粉尘系统,包括第一旋风集尘器及第二旋风集尘器,所述第一旋风集尘器的出风口与第二旋风集尘器的进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旋风集尘器的上端部内装设有高效过滤器,第二旋风集尘器的进风口与高效过滤器相连通,第二旋风集尘器的出风口位于高效过滤器的上方,使用时,给第二旋风集尘器的出风口通负压,通过吸力将输送管道的灰尘吸入第一旋风集尘器,灰尘在第一旋风集尘器中旋转,大颗粒灰尘旋转时与筒壁摩擦,速度减小,由于重力作用而下沉,而小颗粒灰尘进入第二旋风集尘器内的高效过滤器,经过两次集尘处理,除尘彻底,该设备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使用该设备可有效避免人工除尘的程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除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清理粉尘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工的紧缺,自动化生产已是必备技术,中央供料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央供料系统物料运输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粉尘,目前市场主流做法是采用旋风积尘外加过滤器,将粉尘收集到旋风桶内,这种积尘方法非常有效,不足之处是积尘下来的粉尘难以清理,需要人工打开清理阀门,让粉尘落下来再清理,因为粉尘较轻,往往会飘散到处都是,对环境污染极为严重,有些客户使用的物料是对人体有一定危害的(比如加纤料会使人皮肤过敏奇痒难耐),因此亟待开发一种自动化清粉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清理粉尘系统,该系统采用更为稳定的负压风机吸送模式,有效避免了因粉尘输送而造成的大量粉尘,从源头杜绝了尘爆的可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了粉尘对人体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自动清理粉尘系统,包括第一旋风集尘器及第二旋风集尘器,所述第一旋风集尘器的出风口与第二旋风集尘器的进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旋风集尘器的上端部内装设有高效过滤器,所述第二旋风集尘器的进风口与高效过滤器相连通,所述第二旋风集尘器的出风口位于高效过滤器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风集尘器包括第一旋风筒、与第一旋风筒连通的第一布袋收尘器,所述第一布袋收尘器位于第一旋风筒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布袋收尘器的下端设有蝶阀。
进一步地,所述高效过滤器包括滤筒及置于滤筒内的金属防静电滤芯。
进一步地,所述高效过滤器内还设置有逆洗器,所述逆洗器包括置于滤筒内的逆洗管,逆洗管的一端伸入滤筒的底端,逆洗管的另一端突伸出滤筒外。
进一步地,所述逆洗器还包括逆洗阀门,所述逆洗阀门安装于逆洗管突伸出滤筒外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高效过滤器的上端外部装设有气缸,所述第二旋风集尘器的出风口与气缸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高效过滤器的下端连通有第二布袋收尘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布袋收尘器的下端设有蝶阀。
进一步地,还包括机架,所述第一旋风集尘器及第二旋风集尘器均装设于机架上,所述第一旋风集尘器及第二旋风集尘器与机架的下端设有空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实际使用时,给第二旋风集尘器的出风口通负压,通过吸力将输送管道的灰尘吸入第一旋风集尘器,灰尘在第一旋风集尘器中旋转,大颗粒灰尘旋转时与筒壁摩擦,速度减小,由于重力作用下沉,从而达到集尘目的,而小颗粒灰尘进入第二旋风集尘器内的高效过滤器,通过高效过滤器过滤,得到集尘目的,经过两次集尘,除尘彻底,该设备结构简单,方便操作,省时省力,使用该设备可有效避免人工除尘的程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为:
1-第一旋风集尘器; 2-第二旋风集尘器; 3-机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承国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承国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370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