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余热回收的脱硫除尘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37291.8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29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振山 |
主分类号: | B01D53/48 | 分类号: | B01D53/48;B01D53/78;B01D47/06;F23L15/00;F23J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刘静荣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余热回收 脱硫除尘系统 本实用新型 喷头 锅炉燃烧 清水池 脱硫塔 烟气 水池 集中供热设备 脱硫除尘效果 水溶液循环 锅炉房 充分接触 加压作用 节能降耗 酸性气体 运行成本 颗粒物 弱碱性 小锅炉 烟气通 换热 水帘 吸附 水泵 喷洒 喷射 沉淀 过滤 环保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集中供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带余热回收的脱硫除尘系统,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余热回收的脱硫除尘系统将锅炉燃烧后的烟气通入脱硫塔,第一喷头喷射中性或弱碱性的水溶液与烟气充分接触后将酸性气体与颗粒物带入第一水池,再流到第二水池经沉淀和过滤后流入到清水池,清水池的水溶液可再经第一水泵的加压作用对脱硫塔内的烟气进行喷洒吸附,形成水溶液循环利用,第二喷头在锅炉房內形成水帘换热;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余热回收的脱硫除尘系统结构简单合理,脱硫除尘效果优异,可以将锅炉燃烧产生的余热回收,节能降耗,初期的设备投资以及设备的运行成本都非常低,环境污染小,特别适合小锅炉的环保技术改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集中供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余热回收的脱硫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北方冬季供暖,是事关民生的一个大问题,随着环保标准的不断提高以及越来越严格的落实和执行,10吨及以下的燃煤锅炉被强制淘汰,20吨及以上燃煤锅炉烟气排放安装在线检测装置,所以增设效果更好的脱硫和除尘装置就非常有必要。
然而,现有的一些脱硫和除尘装置不仅设备投资成本大,运行成本也非常高昂。现有技术也对这方面进行了一定尝试,减少脱硫装置的运行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但是都以失败告终。因为脱硫除尘水不仅含酸或含碱,还有大量灰尘,如果呈酸性,对设备腐蚀很大,如果调节成碱性,又容易结垢,换热效果不好。
通过对以上相关背景技术的了解,可知本领域亟待开发一种实现锅炉烟气余热回收且能脱硫除尘的装置,并且该装置应该具有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清洁、高效、长期连续运转等优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余热回收的脱硫除尘系统,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余热回收的脱硫除尘系统结构简单合理,脱硫除尘效果优异,可以将锅炉燃烧产生的余热回收,节能降耗,初期的设备投资以及设备的运行成本都非常低,环境污染小,特别适合小锅炉的环保技术改造。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具体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余热回收的脱硫除尘系统,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引风管、鼓风机、锅炉、引风机、脱硫塔和烟囱,所述引风管、鼓风机、锅炉和引风机均设置锅炉房内,所述引风管的一端与所述鼓风机的进风口连通,所述引风管的另一端向上延伸至所述锅炉房的屋顶。
进一步地,所述脱硫塔的下部设置有第一水池,所述第一水池还连通设置有第二水池,所述第二水池位于所述锅炉房内,所述进烟口位于所述第一水池的上方。
所述脱硫塔内设置有第一喷头,所述第一喷头通过喷管与所述第二水池连通,所述喷管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水泵。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水池包括沉淀池、过滤池和清水池,所述第一水池与所述沉淀池连通,所述喷管与所述清水池连通,所述第一水池内的污水依次流经沉淀池和过滤池至清水池内。
进一步地,所述锅炉房内还设置有第二喷头,所述第二喷头位于所述清水池上方,所述清水池通过第二水泵与所述第二喷头连通,所述第二喷头的喷射方向朝上。
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锥形的积灰斗,所述积灰斗的底部设置有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池的边缘还设置有加料桶,所述加料桶的底部设置有注水孔,所述注水孔通过第三水泵与所述清水池连通,所述加料桶内设置有料框,所述料框内设置有块状生石灰。
进一步地,所述脱硫塔的外侧还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与所述脱硫塔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空气预热通道,空气余热通道可以过人,冬天对脱硫塔进行维修时安全舒适,作为较好的选择门锁上保温层为彩钢板材料制成,具有轻质、高强度、保温隔热、美观耐用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振山,未经张振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372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GIS气室气体湿度在线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钛白粉煅烧尾气综合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