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重金属螯合剂生产过程中微负压尾气吸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37806.4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86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段会伟;张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3/00 | 分类号: | B01J3/00;B01J19/18;B01D53/18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马俊荣 |
地址: | 25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反应釜 尾气吸收塔 尾气吸收装置 重金属螯合剂 本实用新型 生产过程 上端 控制阀 微负压 引风机 化工生产 设备领域 生产原料 现场环境 依次连接 乙醇 尾气 节约 吸收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生产用设备领域,涉及一种重金属螯合剂生产过程中微负压尾气吸收装置,包括主反应釜,主反应釜上端通过管线一连接U型压力计,U型压力计内的液体为乙醇;主反应釜上端通过管线二依次连接尾气吸收塔和引风机,主反应釜与尾气吸收塔之间设有控制阀一,尾气吸收塔与引风机之间设有控制阀二。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能够较好的吸收尾气,并且保证生产原料可以不被吸走,即使现场环境优良又可以节约原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金属螯合剂生产过程中微负压尾气吸收装置,属于化工生产用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重金属螯合剂是一种与重金属离子强力螯合的化工药剂,重金属螯合剂反应过程中,副反应易生成副产物剧毒硫化氢,硫化氢标准状况下是一种易燃的酸性气体,无色,易溶于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重金属螯合剂反应过程中,因反应不平稳,副反应生成硫化氢,并且副反应具有不可控性,控制难度很大,目前,为了保证现场环境良好加大了尾气吸收的真空度,但是吸收的真空度增大后,未及时反应的二甲胺和二硫化碳被吸走,引起原料的消耗大幅增加,至使生产成本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重金属螯合剂生产过程中微负压尾气吸收装置,该重金属螯合剂生产过程中微负压尾气吸收装置能够较好的吸收尾气,并且保证生产原料可以不被吸走,即可以使现场环境优良又可以节约原料。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重金属螯合剂生产过程中微负压尾气吸收装置,包括主反应釜,主反应釜上端通过管线一连接U型压力计,U型压力计内的液体为乙醇;主反应釜上端通过管线二依次连接尾气吸收塔和引风机,主反应釜与尾气吸收塔之间设有控制阀一,尾气吸收塔与引风机之间设有控制阀二。
重金属螯合剂生产过程中,引风机对尾气吸收塔和主反应釜抽真空,引风机在抽真空过程中始终保证U型压力计的左右两端乙醇柱高度差保持3cm,尾气由主反应釜进入吸收塔,吸收塔内设有吸收液和填料,填料使尾气吸收更加充分。经过多次实验验证,当U型压力计的左右两端乙醇柱高度差保持3cm时,尾气吸收充分并且原料可以不被吸走。当U型压力计的左右两端乙醇柱高度差大于3cm时,控制引风机,使引风机抽风量减小;当U型压力计的左右两端乙醇柱高度差小于3cm时,控制引风机,使引风机抽风量增加。并且,重金属螯合剂生产时的二甲胺、二硫化碳与硫化氢均溶于乙醇,因此,不会有尾气经过U型压力计泄漏。
优选的,所述的尾气吸收塔包括一级吸收塔和二级吸收塔,主反应釜通过管线二连接一级吸收塔,一级吸收塔通过管线二连接二级吸收塔。一级吸收塔和二级吸收塔使尾气的吸收更加彻底。
优选的,所述的主反应釜内设有搅拌器,搅拌器通过搅拌轴连接主反应釜外的电机,电机与主反应釜之间设有机械密封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能够较好的吸收尾气,并且保证生产原料可以不被吸走,即可以使现场环境优良又可以节约原料。
附图说明
图1、重金属螯合剂生产过程中微负压尾气吸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搅拌器;2、主反应釜;3、U型压力计;4、管线一;5、机械密封件;6、电机;7、管线二;8、控制阀一;9、一级吸收塔;10、尾气吸收塔;11、二级吸收塔;12、控制阀二;13、引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重金属螯合剂生产过程中微负压尾气吸收装置,包括主反应釜2,主反应釜2上端通过管线一4连接U型压力计3,U型压力计3内的液体为乙醇;主反应釜2上端通过管线二7依次连接尾气吸收塔10和引风机13,主反应釜2与尾气吸收塔10之间设有控制阀一8,尾气吸收塔10与引风机13之间设有控制阀二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金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378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型造粒机
- 下一篇:一种浮选药剂合成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