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履带式底盘的高度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40363.4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17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吕刚;童水光;沈阳;肖人源;涂集林;胡俊林;田中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自贡创新中心 |
主分类号: | B62D55/084 | 分类号: | B62D55/084;B62D55/12;B62D55/08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周世骏 |
地址: | 643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杆 高度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 履带式底盘 从动轮 液压缸 主动轮 底盘 齿条 轮轴 固定安装齿轮 运输机械领域 减震 啮合 液压缸控制 传动齿轮 底盘状态 反向回转 复杂地形 高度调节 回转锁定 履带底盘 整套机构 齿轮组 活塞杆 通过性 齿轮 两组 锁紧 张紧 生产成本 联接 占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机械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履带式底盘的高度调节装置。该装置包括两组主动轮和从动轮,主动轮的轮轴上装有外侧驱动杆,从动轮的轮轴上装有内侧驱动杆,其端部各固定安装齿轮并通过传动齿轮实现联接;液压缸两侧的活塞杆的端部通过齿条与设于外侧驱动杆端部的齿轮相互啮合,从而改变外侧驱动杆与内侧驱动杆之间的夹角。本实用新型在满足底盘对于复杂地形的良好通过性的前提下,采用液压缸、齿条和齿轮组反向回转的原理,实现了一个液压缸控制四个驱动杆回转锁定状态的作用,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简化了结构设计。整套机构占用底盘的空间小,结构紧凑,并且实现了高度调节、减震、履带底盘张紧和锁紧底盘状态等多个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履带式底盘的高度调节装置,属于运输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履带式底盘由于其地面压强小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和传送机械等领域。由于履带底盘的结构比较笨重,设计中为了追求稳定性,底盘的高度重心设计的较低,一般类型的底盘会受到底盘搭载平台的限制。对于农业机械和传动机械而言,由于农耕地和堆场的地形较为复杂,底盘的高度调节性差导致其通过性受到影响。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由于履带底盘的不可折叠性,还未出现可调节高度的底盘机械出现,普遍采用的方式是每一种机械设备对应采用一种类型的履带底盘,这导致履带底盘的通用性较差,这将增加履带底盘的生产成本。
此外,履带式底盘机械一般都通过卡车等运输工具进行敞开式运输,如果能够在不改变履带机械体量的情况下通过调节履带底盘的高度来实现封闭式运输,将有效减小运输过程中零件的脱落丢失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履带式底盘的高度调节装置。
为解决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提供一种履带式底盘的高度调节装置,包括设于履带式机械设备底盘下方的驱动链轮和履带,该装置还包括外侧驱动杆、内侧驱动杆、液压缸、齿条和方位控制齿轮组;所述驱动链轮有两组,分别位于环形履带内侧的两端;每组驱动链轮均包括一个主动轮和一个从动轮,主动轮的轮轴上装有外侧驱动杆,从动轮的轮轴上装有内侧驱动杆,外侧驱动杆的长度大于内侧驱动杆,两个从动轮位于两个主动轮之间;在外侧驱动杆和内侧驱动杆的另一端各固定安装一个齿轮,两个齿轮通过设有传动齿轮的齿轮轴实现联接并共同构成方位控制齿轮组;
该装置还包括一个液压缸,在其相对两侧各设有活塞杆,当液压缸工作时两侧活塞杆能同时发生反向位移;在活塞杆的端部各装有一个齿条,齿条与设于外侧驱动杆端部的齿轮相互啮合,齿条能通过方位控制齿轮组改变外侧驱动杆与内侧驱动杆之间的夹角。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装置包括两个用于安装所述齿条的齿条滑动槽;齿条滑动槽和液压缸均固定在一个连接至底盘的安装板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齿条滑动槽和液压缸的两根活塞杆均为水平方向布置。
本实用新型中,设于外侧驱动杆和内侧驱动杆的端部的齿轮是直齿圆柱齿轮。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履带以及外侧驱动杆、内侧驱动杆和方位控制齿轮组各有两套,分别位于履带式机械设备的两侧;所述液压缸两侧各设有两根活塞杆,在活塞杆的端部各装有一个齿条;每个齿条分别对应啮合一个设于外侧驱动杆端部的齿轮。
利用该装置实现履带式底盘高度调节的方法,具体包括:
在履带式机械设备正常使用状态下时,液压缸不工作,外侧驱动杆与内侧驱动杆之间的夹角为零,主动轮与从动轮的各自轴心连线呈重叠或平行;
在将履带式机械设备运输装载时,使液压缸推动两根活塞杆位移,进而通过方位控制齿轮组使外侧驱动杆与内侧驱动杆之间呈一夹角;最终两个从动轮被抬升,两个主动轮之间间距缩小,履带由跑道状的环形变成梯台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自贡创新中心,未经浙江大学自贡创新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403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模式爬壁机器人运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双销履带安装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