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处理含高浓度硫氰化物焦化废水的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21741187.6 申请日: 2017-12-13
公开(公告)号: CN207933220U 公开(公告)日: 2018-10-02
发明(设计)人: 赵二华;杨世辉;余云飞;罗金华;邱利祥 申请(专利权)人: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2F9/14 分类号: C02F9/14;C02F101/10;C02F101/18
代理公司: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代理人: 周建军
地址: 400013*** 国省代码: 重庆;50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管道连通 进水口 出水口 二级好氧池 一级好氧池 反硝化池 焦化废水 二沉池 缺氧池 后置 内源 破解 本实用新型 上清液出口 硫氰化物 初沉池 曝气池 三沉池 废水处理效率 氰化物废水 高效处理 依次连通 高硫 连通 引入
【说明书】:

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处理含高浓度硫氰化物焦化废水的系统,该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曝气池、初沉池、缺氧池、一级好氧池、二沉池、内源破解系统、后置反硝化池、二级好氧池、三沉池,曝气池用于引入焦化废水,初沉池的上清液出口连通至缺氧池,缺氧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至一级好氧池的进水口,一级好氧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至二沉池的进水口,二沉池的上清液出口通过管道连通至内源破解系统的进水口,内源破解系统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至后置反硝化池的进水口,后置反硝化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至二级好氧池的进水口,二级好氧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至三沉池的进水口。本实用新型实现对高硫氰化物废水的高效处理,提高企业对废水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处理含高浓度硫氰化物焦化废水的系统。

背景技术

焦化废水是钢铁工业焦化厂和城市煤气厂在生产焦炭、煤气、焦油以及焦化产品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水质成分复杂,含有许多有机、无机污染物。脱硫废液是煤气净化作业区脱硫工序产生的,脱硫废液未经单独预处理直接混合至剩余氨水进入蒸氨系统,硫氰化物等污染物浓度升高,导致系统在运行稳定性变差;当生产出现异常,来水水质出现波动,系统受冲击后恢复所需时间较长。

高浓度硫氰化物对焦化废水污染指标的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COD、三氮(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及色度(硫氰合铁血红色络合物)等方面,在生化处理过程中高浓度硫氰化物的存在与挥发酚、氨氮等污染物产生交互影响,存在毒性抑制、延时作用。SCN-的浓度越高,氨氮的转化速率越低。同时在SCN-的降解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如CN-等,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及碱度。高浓度SCN-的存在,增强了污染物降解过程中的交互抑制作用,不仅限制了处理系统污染物负荷的承受能力,降低单元工艺处理效率,延长水力停留时间,还容易引发连锁效应,使系统难以稳定运行,这是造成系统处理总氮、色度、总氰等指标偏高的主要原因。

硫氰化物的去除可以采用化学氧化法和生化工艺,生化工艺具有成本低、处理量大的优点,通过水解作用、氧化作用、还原作用和取代作用四种代谢途径降解氰化物、硫氰化物,将氰化物和硫氰化物通过上述四种生物途径分解成碳酸盐和氨,再利用缺氧—好氧降解氨氮。

曝气池主要进行第一阶段反应,将氰化物、硫氰化物转化为游离氨。再经后续缺氧池、一级好氧池、内源破解系统、后置反硝化系统、好氧等工艺段完成废水的脱碳脱氮。

硫氰化物化学方法处理费用高,急需一种低成本的生化系统,解决高浓度硫氰化物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含高浓度硫氰化物焦化废水的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化学方法处理硫氰化物的处理费用高、出水水质达不到要求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处理含高浓度硫氰化物焦化废水的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曝气池、初沉池、缺氧池、一级好氧池、二沉池、内源破解系统、后置反硝化池、二级好氧池、三沉池,所述曝气池用于引入焦化废水,所述初沉池的上清液出口通过管道连通至所述缺氧池,所述缺氧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至所述一级好氧池的进水口,所述一级好氧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至所述二沉池的进水口,所述二沉池的上清液出口通过管道连通至所述内源破解系统的进水口,所述内源破解系统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至所述后置反硝化池的进水口,所述后置反硝化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至所述二级好氧池的进水口,所述二级好氧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至所述三沉池的进水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初沉池的污泥出口通过管道连通至所述曝气池,所述初沉池的污泥回流至所述曝气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初沉池的上清液出口还通过管道连通至所述后置反硝化池,所述初沉池的部分上清液进入所述后置反硝化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411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