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药液过滤器的导流支撑装置和带有导流支撑装置的药液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48844.X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26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吴其玉;黄超;孔波;别灯;肖科;卫培;刘星;谢科;陈想;胡敏;万凤;阮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智迅创源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38 | 分类号: | A61M5/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液过滤器 导流支撑装置 支撑柱 上腔 本实用新型 导流条 水滴 导流 压强 出液口 过滤膜 进液口 顶角 弧线 排出 下腔 阻挡 凝聚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药液过滤器的导流支撑装置和带有这种导流支撑装置的药液过滤器,解决现有技术中部分结构容易藏气泡,且不易排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用于药液过滤器的导流支撑装置,包括是直线或弧线的导流条两条,两条导流条连接,在药液过滤器进液口形成一个顶角,用于对气泡和药液的导流;还包括用来支撑过滤膜的支撑柱A和支撑柱B,所述支撑柱B的直径略小于支撑柱A,且略高,同样压强下,药液会首先从支撑柱B处透过,形成水滴在药液过滤器下腔凝聚逐渐上升,将气泡从出液口赶出,避免在药液过滤器上腔先形成水滴,将气泡阻挡在上腔内,从而在上腔形成良好的气泡导流环境,避免气泡藏匿在上腔内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药液过滤器的导流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人类的输液史发展到现在已经越来越多的向着输液精度更高,滤除更有效的方向发展。临床上,需要长期输注药物,或者输注某些特别种类的药物时,都需要用到带有精密药液过滤器的输液器。精密药液过滤器是需要参与输液器的排气操作的,如果过滤器内部结构不恰当,很容易造成内部藏气泡,或者气泡在输液过程中排出,随药液流速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对人体具有潜在损害。申请人于2017年7月6日申请了一种药液过滤器(申请号:201720811326.1)实用新型专利,披露了一种双膜过滤器,包括上盖2个,过滤膜2个,通过增大过滤膜面积解决现有过滤器输注浓度较大药液容易产生堵塞的问题。该实用新型专利还披露了一种不容易藏气泡的技术方案,包括一个导流和支撑机构,导流和支撑机构是通过不少于一条的支撑筋和与底座相连的一个平面组成;2个上盖靠近出液口的地方均有导流柱;可以对药液起到导流作用,减少气泡藏匿的几率。
实验室验证了该技术方案,虽然该技术方案相较前期技术能够基本解决堵塞和藏气泡的问题,但药液过滤器中部分位置仍容易藏匿气泡,且相较以往技术更不易排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药液过滤器的导流支撑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部分结构容易藏气泡,且不易排出的问题。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药液过滤器的导流支撑装置,包括导流条两条,可为直线或弧线结构,两条导流条连接,在药液过滤器进液口形成一个顶角。总所周知,药液过滤器分为上腔和下腔,在排气过程中为了保证气体先于药液到达下腔,进而进入药液过滤器下端管道,从而排出管道外,通常排气时需要将药液过滤器倒置,并且直立。现有技术中的导流机构不包含本发明所述连接成一个顶角的导流条,因此需要在排气时保持直立倒置,否则,倾斜的药液过滤器内部极易产生气、液混合的现象。本发明中导流条连接,在药液过滤器进液口形成一个顶角,这个顶角可以保证药液过滤器即使倾斜一定的角度,由于腔体内的最高点仍在出液口,气泡也能优先顺着导流条上升,直至到达导流条的末端,并突破过滤膜进入到下腔。
用于药液过滤器的导流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柱A和支撑柱B,用来支撑过滤膜,所述支撑柱B的直径略小于支撑柱A,且略高,因此当药液从进液口进入药液过滤器时,首先会充满药液过滤器上腔,药液对过滤膜会产生一定的压强,同样压强下,支撑柱B先接触过滤膜,同时因为支撑柱B的面积较小,产生压力更大,液体会首先从此处透过,形成水滴在药液过滤器下腔凝聚逐渐上升,将气泡从出液口赶出,避免在药液过滤器上腔先形成水滴,将气泡阻挡在上腔内。支撑柱A和支撑柱B在药液过滤器下腔均匀分布,平衡药液对过滤膜的压力。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带有导流支撑装置的药液过滤器,包括一个或多个所述导流支撑装置,上盖,底座,过滤膜,进液口,出液口,放膜平台;上盖和过滤膜组合形成药液过滤器上腔,进液口位于药液过滤器上腔;底座和过滤膜组合形成药液过滤器下腔,出液口位于药液过滤器下腔,放膜平台在底座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药液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其中1、导流条,2、顶角,3、支撑柱A,4、支撑柱B,5、放膜平台,6、进液口,7、出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智迅创源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智迅创源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488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弃胰岛素针头去除器
- 下一篇:一次性使用气流雾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