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子以及气缸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48893.3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34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林星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东方气动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C1/344 | 分类号: | F01C1/344;F01C21/08;F01C21/10 |
代理公司: | 温州知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2 | 代理人: | 李晓蒙 |
地址: | 32560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子 本实用新型 叶片槽 气缸 叶片 径向自由 相邻叶片 滑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子以及气缸,包括叶片,转子上设有叶片槽,叶片在叶片槽内沿径向自由滑动;其中,转子外表面上设有凹槽,凹槽位于相邻叶片之间;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转速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缸上用的转子。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气缸转子一般为转子叶片式结构,转子为偏心结构,气缸内设有进气口以及排气口,压缩空气作用在转子与气缸之间的叶片之间露出的叶片截面上做功,推动转子旋转,从排气口排出形成气流。
如中国专利专利号为CN202991144的气动马达专利中,其转子为圆轴结构,转子表面为光滑设置,在转动过程中气体从进气口进入,接触面积较小,使得转子的转速较慢,影响排气口内气流的输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转速的转子。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子,包括叶片,转子上设有叶片槽,叶片在叶片槽内沿径向自由滑动;其中,转子外表面上设有凹槽,凹槽位于相邻叶片之间。
采用凹槽的设置,使得气流从进气口进入与转子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增加转速,提高转子的效率。
其中,凹槽连通转子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
凹槽连通的设置,使得气流接触面积更大,接触更加充分。
其中,凹槽与转子的连接面为导向面。
导向面的设置,使得气流流入以及流出,更为快速。
其中,凹槽的底面与转子外表面平行。
凹槽的底面与转子外表面平行,即为外弧设置,使得气流导通更加顺利。
其中,叶片槽呈圆周阵列分布。
采用圆周阵列分布,使得输出气流为恒定持续射流。
其中,叶片槽不呈圆周阵列分布。
采用不呈圆周阵列分布,使得形成脉动式射流。
其中,叶片槽数量为6个,相邻两个叶片槽的夹角至少为40°。
当转子转动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叶片滑出,紧贴在气缸内表面 上,相邻两叶片、转子外表面、气缸内表面形成的封闭腔体成为一个小室;六个小室对应圆心角依次为40°、80°、40°、80°、40°、80°。在转子旋转一周之内,每一个集气腔容积将由最小值 逐渐变大,完成膨胀吸气 ;再由最大值逐渐变小,完成压缩排气,形成一个稳定的脉动式射流,循环往复。
其中,叶片槽数量为4个,相邻两个叶片槽的夹角至少为60°。
当转子转动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叶片滑出,紧贴在气缸内表面 上,相邻两叶片、转子外表面、气缸内表面形成的封闭腔体成为一个小室;四个小室对应圆心角依次为60°、120°、60°、120°。在转子旋转一周之内,每一个集气腔容积将由最小值 逐渐变大,完成膨胀吸气 ;再由最大值逐渐变小,完成压缩排气,形成一个稳定的脉动式射流,循环往复。
其中,转子上设有通孔,通孔位于相邻叶片槽之间,通孔贯穿转子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
一种气缸,包括进气口、出气口以及容纳腔,进气口与出气口均与容纳腔连通,其中,还包括上述的一种转子,转子偏心设置在容纳腔内。
采用了此种结构的转子,使得气缸输出气流增快,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东方气动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东方气动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488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01C 旋转活塞式或摆动活塞式机器或发动机
F01C1-00 旋转活塞式机器或发动机
F01C1-02 .弧形啮合式,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圆弧形传送运动,每个元件具有相同数量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1C1-08 .相互啮合式,即具有与齿轮传运动相似的配合元件的啮合
F01C1-22 .内轴式,与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具有同方向的运动,或其1个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元件有更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1C1-24 .反向啮合式,即与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的运动方向相反
F01C1-30 .具有F01C 1/02,F01C 1/08,F01C 1/22,F01C 1/24各组中的两组或多组所包含的特点,或具有在这些组中的一个组所包含的特点且配合元件间具有一些其他形式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