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音头罩及麦克风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51672.1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31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蒋卫星;陈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麦拉达电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08 | 分类号: | H04R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曾章沐 |
地址: | 51042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板部 音头 麦克风 开口 腔体 本实用新型 出气口 电声设备 开口设置 圆滑过渡 进声口 堵住 延伸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音头罩及麦克风。音头罩包括侧板部;侧板部开设有腔体,腔体贯穿侧板部,在侧板部上形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设置有顶板;顶板上开设有第一进声口,侧板部上开设有第一出气口;第二开口大于第一开口,且沿腔体的延伸方向,侧板部圆滑过渡。麦克风包括所述的音头罩。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音头罩及麦克风,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们使用麦克风时容易堵住音头罩上的出气口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音头罩及麦克风。
背景技术
麦克风包括相连接的音头罩和手持部,音头罩内设置有拾音器,其中,拾音器包括第一进声口和第一出气口,相对应的,音头罩上设置有第二进声口和第二出气口,第二进声口和第一进声口相对应,第二出气口和第一出气口相对应,以用于声源从第二进声口进入音头罩,从而通过第一进声口进入拾音器,拾音器内气流从第一出气口排出,从而通过第二出气口排出音头罩。
现有技术中,音头罩呈空心类球体,类球体远离手持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进声口,类球体靠近手持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出气口。然而,人们使用麦克风时需要手持麦克风,往往手握到手持部靠近音头罩的一侧,容易堵住第二出气口,而影响拾音器内气体的对流,从而产生麦克风拾音音质的变音,严重的会产生啸叫。
因此,本申请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的音头罩及麦克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音头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们使用麦克风时容易堵住音头罩上的出气口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麦克风,以进一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们使用麦克风时容易堵住音头罩上的出气口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音头罩,包括侧板部;
所述侧板部开设有腔体,沿所述腔体的延伸方向,所述腔体贯穿所述侧板部,在所述侧板部上形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所述第一开口设置有顶板,且所述侧板部和所述顶板形成罩体;
所述顶板上开设有第一进声口,所述侧板部上开设有第一出气口;
所述第一进声口和所述第一出气口均与所述腔体连通;
所述第二开口大于所述第一开口,且沿所述腔体的延伸方向,所述侧板部圆滑过渡;
所述第二开口用于与麦克风的手持部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进声口有多个;
多个所述第一进声口在所述顶板上间隔设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出气口有多个;
多个所述第一出气口在所述侧板部上间隔设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顶板为圆形板。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沿所述第二开口的轴线方向,所述侧板部投影于所述第二开口之外。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麦克风,包括所述的音头罩。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麦克风,还包括拾音器;
所述音头罩罩设于所述拾音器之外;
所述拾音器包括第二进声口和第二出气口;
所述第一进声口和所述第二进声口相对应,所述第一出气口和所述第二出气口相对应。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麦克风,还包括手持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麦拉达电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麦拉达电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516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