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树脂软轴熔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52865.9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24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朋 |
主分类号: | B29C65/24 | 分类号: | B29C65/24;B29C65/32;H05B6/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500 安徽省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软轴 上模 下模 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冷却 熔接机 熔接 整体资源利用率 工件夹紧机构 本实用新型 热传导效率 生产成本低 焊接位置 节能环保 生产操作 送料装置 温水循环 自动排放 受热 排污泵 上下模 预设定 粘合 夹紧 加热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树脂软轴熔接机,两侧的送料装置将待熔接的树脂软轴一端进行定位并通过工件夹紧机构相对夹紧,再按照预设定的位置和压力将树脂软轴移送进入上模与下模之间,下模电磁感应加热装置与上模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分别按照预先设定的位置、温度、时间对上模与下模进行加热,使得两侧的树脂软轴相互熔接并相互熔成,树脂软轴双向受热,热传导效率更高,相互粘合的效果也更为优异,成品强度更高,品质更为优异,为了保证焊接位置的质量和冷却速度,上下模内部采用多种介质进行冷却,冷却迅速,尺寸稳定性高,温水循环利用,并通过排污泵自动排放,节能环保,装置整体资源利用率更高,生产成本低,便于实际生产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软管树脂软轴熔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树脂软轴熔接机。
背景技术
一、在汽车用软管、工程机械及矿用软管和民用软管等行业中,在制造软管过程中,软轴作为内壁成型的模具,其外观尺寸、材质、使用寿命及强度直接影响软管的内壁品质。
二、目前国内外使用的软轴材料包括三元乙丙、PP、PA、PU、TPX树脂等材料,三元乙丙软轴由于工艺老旧逐渐被新型树脂类材料PP、PA、PU、TPX代替。软管在制造中属于大批量生产,对应型号的软管连续生产,作为内壁成型模具,软轴的长度要求非常长,在硫化完后进行抽软轴时,限于技术工艺及设备水平,必须按照一定的长度切断再进行抽软轴,否则很难抽出来。由于PP、PA、PU、 TPX等树脂类材料由于价格高、使用周期长,大批量生产时必须控制浪费和异常。
三、软轴作为循环使用,在下批次使用前需要连接成一定长度用于连续生产,现有的解决方案是每根软轴通过两端固定绳索或钢丝类材料连接在一起或者是一类简易对接机。但因此带来的问题有:由于软轴之间是用绳索或钢丝类材料连接在一起,在内胶挤出工序中由于生产速度快容易卡在机头治具上,造成绳索或钢丝类材料与软轴断开;绳索或钢丝类材料连接需要一定的长度,在大批量生产中也是一种很大的浪费;抽芯过程中连接部位需要切断,作为软轴来说会越用越短,作为软管来说造成很大浪费。简易对接机对接质量难保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针对以上问题难解决提供一种焊接效率高、质量好、劳动强度低、适用性强的树脂类软轴电磁感应熔接设备。运用此技术方案,机器两端待熔接的树脂软轴夹紧在送料装置上,并通过定位装置进行定位,通过人机交互系统上设定好的参数,上下模具进给装置相向运动按照设定的位置和压力压紧在一起,上下模电磁感应加热器按照设定的位置对模具进行加热,树脂软轴自动进给到模具中央,全程的熔接参数按照设定的品种调用,熔接完成后所有装置自动打开归位,并警报提醒作业员,实现完全自动化。
有益效果
运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显著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树脂类软轴自动化焊接设备,其利用电磁感应技术对模具进行加热,可通过电脑编程控制,加热均匀、温度波动小、加热速度快。不同材质的软轴加热参数可储存电脑中,直接调用即可。生产中的数据通过记录仪进行记录。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树脂类软轴自动化焊接设备,其利用上模进给装置和下模进给装置相向按照设定的压力和位置进行进给,其进给压力通过数字式驱动器进行可调可控储存在电脑中,不同品种参数直接调用。生产中的数据通过记录仪进行记录。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树脂类软轴自动化焊接设备,其利用送料装置上的夹紧机构把树脂软轴夹紧,并通过两侧定位装置对树脂软轴进行定位,两侧送料装置按设定的位置、压力参数同时向模具中进给,进给精度高,其进给压力通过数字式驱动器进行可调可控储存在电脑中,不同品种参数直接调用。生产中的数据通过记录仪进行记录。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树脂类软轴自动化焊接设备,其利用上下安全光栅对工作区域进行隔离,防止危险发生,同时用特殊的设置,在设备非运转时不启动,不影响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朋,未经王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528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移动的超声波焊接模具下模
- 下一篇:一种塑料管熔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