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成型花齿锥度芯片模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53591.5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83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袁参军;江勇;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晋吉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沈志良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锥度 硬质合金模芯 模壳 冷成型 花齿 定径带 内圆腔 芯片模 后托 圆模 产品生产周期 过盈配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 冷镦加工 圆形结构 导入端 腔内壁 受力 装配 芯片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成型花齿锥度芯片模,包括锥度模壳、硬质合金模芯,锥度模壳、硬质合金模芯均为圆形结构,锥度模壳中间设有内圆腔,硬质合金模芯设于锥度模壳的内圆腔中,硬质合金模芯与锥度模壳之间过盈装配,硬质合金模芯中间设有圆模腔,圆模腔内壁周向上从左到右依次设有产品导入端、周向360度冷成型花齿定径带、后托,后托的直径比周向360度冷成型花齿定径带的直径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成型花齿锥度芯片模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硬质合金模芯与锥度模壳之间采用过盈配合结构,考虑到了接触、受力、导向等各个方面,保证了冷镦加工的效率和质量,降低了产品生产周期,缩短产品上市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成型花齿锥度芯片模。
背景技术
我国汽车紧固件冷镦技术现阶段与国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从根本原因来分析,是在模的设计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目前,我国所生产的模具结构简单,方便加工,但也存在使用寿命差、精度无法达到产品要求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成型花齿锥度芯片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市场上的模具结构简单,方便加工,但也存在使用寿命差、精度无法达到产品要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成型花齿锥度芯片模,包括锥度模壳、硬质合金模芯,所述锥度模壳、硬质合金模芯均为圆形结构,所述锥度模壳中间设有内圆腔,所述硬质合金模芯设于锥度模壳的内圆腔中,所述硬质合金模芯与锥度模壳之间过盈装配,所述硬质合金模芯中间设有圆模腔,所述圆模腔内壁周向上从左到右依次设有产品导入端、周向360度冷成型花齿定径带、后托,所述后托的直径比周向360度冷成型花齿定径带的直径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成型花齿锥度芯片模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硬质合金模芯与锥度模壳之间采用过盈配合结构,考虑到了接触、受力、导向等各个方面,保证了冷镦加工的效率和质量,降低了产品生产周期,缩短产品上市时间,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成型的产品竖齿,360°周向无折叠,提高了产品齿部机械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冷成型花齿锥度芯片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冷成型花齿锥度芯片模的工作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冷成型花齿锥度芯片模的工作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冷成型花齿锥度芯片模的工作示意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提供了本实用新型冷成型花齿锥度芯片模的实施例,包括锥度模壳1、硬质合金模芯2,所述锥度模壳1、硬质合金模芯2均为圆形结构,所述锥度模壳1中间设有内圆腔,所述硬质合金模芯2设于锥度模壳1的内圆腔中,所述硬质合金模芯2与锥度模壳1之间过盈装配,所述硬质合金模芯2中间设有圆模腔3,所述圆模腔3内壁周向上从左到右依次设有产品导入端31、周向360度冷成型花齿定径带32、后托33,所述后托33的直径比周向360度冷成型花齿定径带32的直径大。
所述锥度模壳1的外圆周设计有6°±8′的过盈锥度。
所述硬质合金模芯2与锥度模壳1之间的过盈装配量为8‰。
所述硬质合金模芯2的材料为耐冲击VA70材料。
所述后托33的直径比周向360度冷成型花齿定径带32的直径大0.02-0.03mm。
本实用新型冷成型花齿锥度芯片模的工作过程如图2-4所示。首先,如图2,待加工的工件4从左向右推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成型花齿锥度芯片模中,其由产品导入端31导入,然后进入周向360度冷成型花齿定径带32,利用金属的可塑性,通过工件4继续向前推进,在周向360度冷成型花齿定径带32内冷挤压完成竖齿成型,如图3所示,推进的过程中依靠后托33减小摩擦力,稳定产品在圆模腔内顺利成型。然后,如图4所示,从右向左推动推杆5,进而推动工件4从右向左运动,完成脱料,依次循环,形成连续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晋吉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晋吉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535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