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前平衡支架以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54009.7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0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郑望;程铭;杨传义;靖海涛;申学开;秦乐;高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吴强;傅永霄 |
地址: | 中国香港中环夏悫道***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衡座 平衡支架 一体成形 本实用新型 平衡臂 轻量化 整车 汽车 装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平衡支架以及汽车。前平衡支架包括平衡座和布置在所述平衡座两侧的平衡臂,所述平衡座一体成形。通过平衡座一体成形,减少了零件的数量和零件之间装配的工艺,且降低了平衡座的重量,有利于整车的轻量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前平衡支架以及带有这样的前平衡支架的汽车。
背景技术
由于避震装置的弹簧为各自独立,且每个弹簧的材质、物理性能等方面难以保持均匀一致,就造成剩余震动的影响最终还是由车体吸收,其具体表现则是单边吃力。车辆在过弯时离心力会作用在车的滚动中心造成车身的侧倾,导致弯内轮和弯外轮的悬吊拉伸和压缩。若机动车辆在高速行驶中急转弯或紧急避让时就很容易产生侧倾乃至翻车。已知的前平衡支架设计安装于前避震塔塔顶的位置上。主要作用是增强机舱与前部车身的刚性,抵消离心横向扭力造成的车架形变(严重时形变能造成塔顶撕裂),改善车辆的过弯能力,提高过弯速度,减小车身受离心力作用而产生的侧倾角度;前平衡支架将机动车辆前避震装置固连为一整体,利用杆身被扭转产生的反弹力来抑制车身侧倾,增强了车体刚性、有效地防止车体变形、平衡了两轮扭力、防止定位位移、减少两轮颠簸度、延长了避震装置的寿命、避免转弯时感到无力及侧倾,从而增加了车身的安全性,使得驾驭操作更灵活,乘坐更舒适。
前平衡支架能够在汽车转向时保持车身的刚度,在汽车直线行驶时保持车身的平衡性。通常,前平衡支架包含平衡座,平衡座需要与多个不同的部件连接,造型复杂;同时对平衡座的强度要求高。已知的平衡座由多个冲压件装配而成,零件数量多且装配关系复杂;同时单个零件需要设计得很重才能满足装配后的强度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前平衡支架,其能够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情况下减轻整体重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方面提出的前平衡支架,包括平衡座和布置在所述平衡座两侧的平衡臂,所述平衡座一体成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前平衡支架,所述平衡座通过高压铸造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前平衡支架,所述平衡座和/或所述平衡臂由铝合金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前平衡支架,所述平衡座和/或所述平衡臂由镁合金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前平衡支架,所述平衡臂通过挤出成形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前平衡支架,在所述平衡座上设有加强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前平衡支架,所述平衡座包括主体,在所述主体后侧设有安装部,在所述安装部上设有螺栓孔用于所述主体的安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前平衡支架,所述平衡臂从所述主体的两侧对称地伸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前平衡支架,所述平衡座通过所述螺栓孔与风窗下横梁连接,所述平衡臂的末端通过螺栓与减震塔连接。
此外,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带有这样的前平衡支架的汽车。由于该汽车带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前平衡支架,因此能够具有如上面所述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平衡座一体成形,减少了零件的数量和零件之间装配的工艺,且降低了平衡座的重量,有利于整车的轻量化。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应当了解,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指代相同的部件。图中:
图1示意性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前平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清单
10 前平衡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蔚来汽车有限公司,未经蔚来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540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