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自行车停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54965.5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65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谈文浩;黄茂淮;陈家耀;陈文伟;何穗东;安军;官峰;唐东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H3/00 | 分类号: | B62H3/00;B62H3/08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许英伟 |
地址: | 528225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杠杆机构 停放架 支撑架 止挡板 直杆 自行车停放装置 本实用新型 防滑机构 轨道 公共交通 滑动连接 活动机构 制造成本 脉动式 上端 开槽 下端 预留 摆放 占用 整齐 自行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自行车停放装置,涉及公共交通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架和停放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轨道,所述停放架滑动连接在所述轨道上;所述支撑架上还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停放架下滑的防滑机构,所述防滑机构包括止挡板,所述止挡板与第一杠杆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杠杆机构与直杆的下端连接,所述直杆的上端与第二杠杆机构连接,所述直杆上设置有脉动式活动机构,所述轨道上预留有供所述止挡板穿梭的第一开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结构巧妙,占用地面的面积小,制造成本低,有利于将自行车整齐摆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共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的自行车停放装置。
背景技术
自行车作为代步交通兼健身活动功能的结合深受大众喜爱,特别是在中国,自行车的使用量相当巨大;目前,自行车使用完毕后会直接停在路边的道路上,但自行车在停放时车身易翻倒,给车主及行人带来不便;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停放自行车因停放不规范,车身东歪西倒,不仅使自行车停放占地空间大,也使停放和取出困难,更影响公共场地的整洁美观,甚至影响交通。当前,尽管已经出现了多种用于自行车的停放装置,但大多存在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占用面积大以及停放不牢固、容易松脱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新型的自行车停放装置,结构巧妙,占用地面的面积小,制造成本低,有利于将自行车整齐摆放。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的自行车停放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停放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轨道,所述停放架滑动连接在所述轨道上;所述支撑架上还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停放架下滑的防滑机构,所述防滑机构包括止挡板,所述止挡板与第一杠杆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杠杆机构与直杆的下端连接,所述直杆的上端与第二杠杆机构连接,所述直杆上设置有脉动式活动机构,所述轨道上预留有供所述止挡板穿梭的第一开槽。
进一步地,所述轨道上镶嵌有导槽,所述底板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一对与所述导槽配套用的滑接件,所述滑接件包括滑块和铰接板,所述滑块包括柱状体,所述柱状体与所述导槽滑动连接,所述铰接板上设置有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所述滑块的上端预留有与所述第一开孔对应的螺丝孔,所述底板上预留有与所述第二开孔对应的螺栓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杠杆机构包括支杆,所述支杆固接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支杆与第一转动杆铰接,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止挡板铰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杆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与所述直杆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杠杆机构包括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铰接在所述支撑架的顶端,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与第二连杆铰接,另一端与第三连杆铰接,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直杆的上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停放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在自行车的前轮处设置有限位框,在后轮处位置有驻车锁。
进一步地,所述驻车锁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固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弧槽,所述弧槽内设置有锁杆,所述锁杆滑动连接在所述弧槽内,所述锁杆的一端还设置有手柄。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设置成凹槽状,所述限位框包括设置在两侧的边框板,所述边框板固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边框板之间还设置有加强杆,两侧的所述边框板与所述加强杆包围形成供自行车前轮突出放置用的第二开槽。
进一步地,所述边框板设置有圆角。
进一步地,所述轨道设置成90°弧形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停放架设置有驻车锁和限位框,驻车锁和限位框均对自行车有限定作用,避免自行车发生脱落或晃动,起到保护作用;当自行车固定在停放架后,将停放架连同自行车往轨道中推使之成竖直放置,再使用防滑机构将之固定,避免下滑,达到停放目的,此停放方式主要占用垂直上方的空间,减少对地面空间的占用,停放数量多,提高土地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549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自行车后轮防爆胎省力支撑装置
- 下一篇:立式多适用型自行车停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