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电镀加药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55011.6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96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郭盛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市正元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21/14 | 分类号: | C25D2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453006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膜泵 耐酸碱 计时器 交流接触器 信号输出端 信号输入端 直流分流器 电镀槽 计量 本实用新型 全自动电镀 药液存储罐 电镀电源 电镀 加药机 输液管 阴极 渡槽 阳极 电镀滚筒 定量添加 出液端 电镀液 进液端 串联 自动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电镀加药机,包括电镀电源和电镀槽,电镀槽内设置有阴极和阳极,还包括直流分流器、安培计时器、交流接触器、耐酸碱计量隔膜泵和药液存储罐,直流分流器串联在电镀电源与电镀滚筒之间的导线上,直流分流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安培计时器的信号输入端,安培计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交流接触器的信号输入端,交流接触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耐酸碱计量隔膜泵的信号输入端,耐酸碱计量隔膜泵的进液端通过第一输液管连接药液存储罐,耐酸碱计量隔膜泵的出液端通过第二输液管连接电镀槽。本实用新型根据电镀过程的需求,向电渡槽的电镀液中自动、定量添加所需药剂,实现了电镀过程的自动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加料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电镀加药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电池壳体生产企业,在对壳体成品进行电镀时,需要向渡槽内的镀液中定量添加微量元素药液,现有添加方式一般采用人工添加,容易出现多加或少加,以及不加或重复添加等情况,上述任一情况都会影响产品质量,使得电镀产品因人为因素造成的不稳定性大大增加,严重时会导致废品率升高,给企业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电镀加药机,能够根据电镀过程的需求,向电渡槽的电镀液中自动、定量添加所需药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自动电镀加药机,包括电镀电源和电镀槽,所述的电镀槽内设置有阴极和阳极,阴极通过导线连接电镀电源的负极,阳极通过导线连接电镀电源的正极,还包括直流分流器、安培计时器、交流接触器、耐酸碱计量隔膜泵和药液存储罐,所述的直流分流器串联在电镀电源与电镀滚筒之间的导线上,直流分流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安培计时器的信号输入端,安培计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交流接触器的信号输入端,交流接触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耐酸碱计量隔膜泵的信号输入端,耐酸碱计量隔膜泵的进液端通过第一输液管连接药液存储罐,耐酸碱计量隔膜泵的出液端通过第二输液管连接电镀槽。
所述的第二输液管的末端设置有药液缓存槽,所述的药液缓存槽位于电镀槽上方,药液缓存槽的下部开设有出液口,出液口通过出液管连接电镀槽。
所述的电镀电源通过第一断路器连接三相交流电,所述的安培计时器通过第二断路器连接单相交流电,所述的交流接触器通过第三断路器连接单相交流电,安培计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交流接触器的线圈相串联,交流接触器的常开触点与耐酸碱计量隔膜泵的驱动端相串联。
所述的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为医用胶管。
所述的耐酸碱计量隔膜泵为电磁驱动式隔膜泵。
本实用新型利用直流分流器获取电镀开始信号,利用安培计时器计算电镀进行时间,利用交流接触器控制耐酸碱计量隔膜泵工作,使得耐酸碱计量隔膜泵根据已消耗的药剂量定时向电镀槽中添加药液,不仅实现了电镀过程的自动化,而且提高了添加药量的精度,充分保证了电镀工件的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电镀加药机,包括电镀电源2和电镀槽3,电镀电源2为直流电源,通过第一断路器1连接三相交流电,电镀槽3内设置有阴极4和阳极5,阴极4通过导线连接电镀电源2的负极,阳极5通过导线连接电镀电源2的正极,当进行电镀时,待镀工件作为阴极4,镀层金属作为阳极5,待镀工件表面在电解作用下形成镀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市正元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新乡市正元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550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