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供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55948.3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69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赵晖;董世托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印校印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31/02 | 分类号: | B41F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邢若兰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缸 油墨泵 横梁 立柱 压板 自动供墨装置 储墨桶 升降杆 推杆 本实用新型 平行设置 升降机构 进墨口 输墨管 连通 出墨口 印刷机 底端 供墨 墨槽 穿过 | ||
1.自动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墨桶(1)、油墨泵(2)和升降机构(3);
所述储墨桶(1)内设有压板(4),所述压板(4)的外径略小于所述储墨桶(1)的内径,所述压板(4)能够沿着所述储墨桶(1)的内壁上、下滑动;
所述油墨泵(2)固定连接于所述压板(4)上,所述油墨泵(2)的进墨口(21)穿过所述压板(4),所述进墨口(21)能够通过输墨管(5)与所述储墨桶(1)连通,所述油墨泵(2)的出墨口(22)能够通过输墨管(5)与印刷机的墨槽连通;
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相对且平行设置的第一立柱(31)和第二立柱(32),所述第一立柱(31)上设有第一气缸(33),所述第二立柱(32)上设有第二气缸(34),所述第一气缸(33)和所述第二气缸(34)之间设有横梁(35);
所述横梁(3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33)的推杆固定连接,所述横梁(3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气缸(34)的推杆固定连接;
所述横梁(35)上设有一对相对且平行设置的升降杆(36),所述升降杆(36)位于所述第一气缸(33)和所述第二气缸(34)之间,所述升降杆(36)的底端与所述压板(4)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36)的底部设有第一外螺纹(361),所述压板(4)上设有一对相对设置的安装块(41),所述安装块(41)上设有螺纹孔,所述安装块(41)与所述升降杆(36)之间为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36)的顶部设有第二外螺纹(362),所述升降杆(36)与所述横梁(35)通过螺母(39)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35)上设有滑槽(351),所述升降杆(36)能够在所述滑槽(351)内水平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4)上设有泄压阀(4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36)的外表面设有镀铬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33)和所述第二气缸(34)之间设有向外凸出设置的加强件(37)。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31)和所述第二立柱(32)的底部均设有支撑块(38),所述支撑块(38)的底部设有防滑垫(38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印校印务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印校印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5594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凹版印刷冷却循环供墨系统
- 下一篇:升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