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巡航靶弹机翼及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57861.X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12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馥;乔小平;侯军;冯自瑞;邢伟;吴江;武佳琳;邢辉;李伟;高喜飞;粱蓓;王树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北方惠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3/00 | 分类号: | B64C3/00;B64C3/18;B64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周蜜;仇蕾安 |
地址: | 710302***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翼 连接结构 巡航 隔框 双连杆结构 前接头 穿过 弹体 固连 后梁 前梁 通孔 翼肋 无缝钢管 本实用新型 机翼形状 大过载 大余量 单连杆 后接头 连接端 模拟靶 粘接 平行 中和 飞行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巡航靶弹机翼及连接结构,属于模拟靶弹技术领域。所述机翼的骨架中所有翼肋中间有三个孔,翼肋通过两两粘接成机翼形状,且内部形成三个贯穿机翼的通孔,前、中和后梁为依次平行穿过三个通孔的无缝钢管;ZJ‑150机翼前接头一端为带有U形槽的机翼隔框连接端,穿过弹体固定于机翼隔框上,另一端为双连杆结构插入前梁和中梁前端固连;机翼后接头单连杆端插入后梁前端固连,另一端穿过弹体固定于机翼隔框上。通过增加一个加强中梁,并将ZJ‑150机翼前接头与前梁和中梁连接结构改为双连杆结构,可满足ZJ‑150新型巡航靶弹横向最大过载3g的要求,并有较大余量,确保靶弹飞行质量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巡航靶弹机翼及连接结构,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巡航靶弹机翼及机翼与弹体的连接结构,使巡航靶弹有足够的强度,在飞行中能够承受所受到的气动载荷,确保巡航靶弹的飞行质量;属于模拟靶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巡航靶弹可模拟空地导弹、巡航导弹、三代机等典型目标,供防空武器跟踪和射击,以此提高部队反空地导弹、巡航导弹等目标的作战能力。现有技术中已有一款ZJ-100巡航靶弹,其气动外形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由弹体、弹体两侧的机翼、弹体尾部上端的立尾、弹体尾部两侧的平尾和弹体尾部下端的腹鳍组成;性能指标为:飞行速度200±20m/s,飞行时间≮100s,起飞重量110kg,横向最大过载3g。ZJ-100巡航靶弹的机翼为双梁薄壁结构,如图3~5所示,主要由骨架和包覆在骨架外的蒙皮构成;骨架主要由前梁、后梁和107片翼肋组成。机翼与弹体中的机翼隔框通过连接结构连接,所述连接结构为ZJ-100机翼前接头和机翼后接头。前梁为纵向嵌入机翼里的无缝钢管,ZJ-100机翼前接头单连杆一端插入并固定于前梁前端,另一端穿过巡航靶弹弹体固定于机翼隔框上;后梁与前梁平行,为嵌入机翼里的无缝钢管,机翼后接头单连杆一端安装于后梁前端,另一端穿过巡航靶弹弹体固定于机翼隔框上;所有翼肋中间有两个孔,翼肋通过两两粘接构成机翼形状,且内部形成两个贯穿机翼的通孔,前梁和后梁依次平行穿过两个通孔。在所述巡航靶弹飞行过程中,蒙皮将受到的气动载荷传递给翼肋,翼肋再将载荷传递给前梁、后梁,然后由ZJ-100机翼前接头、机翼后接头传递给机翼隔框,最后由机翼隔框传递给弹体,飞行过程中的受力如图2所示,G代表重力。
为满足现代防空反导军事训练及防空武器系统对高性能靶标的需求,需要研制一种留空时间更长的新型ZJ-150巡航靶弹,性能指标为:飞行时间为≮150s,飞行速度为240±20m/s,起飞重量约170kg,纵向最大过载为5g,横向最大过载为3g,根据飞行仿真模拟和计算,ZJ-150巡航靶弹可沿用现有ZJ-100型靶弹气动外形结构,如图1所示,但其质量较ZJ-100巡航靶弹大大增加,在保持巡航靶弹机翼横向最大过载同为3g,质量增加的情况下,机翼及连接结构的强度能否满足ZJ-150巡航靶弹的设计要求将成为影响ZJ-150巡航靶弹飞行质量和可靠性的关键因素。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巡航靶弹机翼及连接结构,所述机翼及连接结构可使ZJ-150巡航靶弹质量增加的情况下,关键部件的强度满足其飞行质量和可靠性的要求。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巡航靶弹机翼及连接结构,适用于ZJ-150巡航靶弹,所述ZJ-150巡航靶弹沿用ZJ-100型靶弹气动外形结构,性能指标为:飞行时间≮150s,飞行速度240±20m/s,起飞重量约170kg,纵向最大过载5g,横向最大过载3g。
ZJ-150巡航靶弹机翼为三梁薄壁结构,主要由骨架和包覆在骨架外的蒙皮构成,骨架主要由前梁、中梁、后梁和若干翼肋组成。
所有翼肋中间有三个孔,翼肋通过两两粘接构成机翼形状,且内部形成三个贯穿机翼的通孔,前梁、中梁和后梁为依次平行穿过三个通孔的无缝钢管,翼肋数量可为107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北方惠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北方惠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578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多旋翼无人机的折叠臂结构
- 下一篇:联装式无人机机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