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线测温记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59563.4 | 申请日: | 2017-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40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峰;赵良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邦之德牧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02 | 分类号: | G01K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龚莹莹 |
地址: | 435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信号转换器 记录装置 无线测温 上位机 温度测量技术 无线数据传输 自动温度控制 采集数据 测温装置 人工成本 远程监控 取用 电源 测量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线数据传输和温度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无线测温记录装置,包括上位机,信号转换器和N个测温装置,信号转换器与上位机连接。本实用新型为一些测量目标分散、同一点待测温度层次较多、需频繁采集数据、远程监控或电源取用不便等场合提供了妥善的解决方案,可辅助提高温度控制精度,从而改善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方便实现远程自动温度控制,降低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线数据传输和温度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无线测温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温度控制是众多生产型企业产品生产过程至关重要的环节,其优劣直接影响产品的最终质量。对于测温点固定的场合,采用温度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并用相应的特制电缆(或光缆)进行数据传输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对于移动的、场地变化频繁的测量目标,采取上述方式无疑大幅度增加了操作难度和经济成本,为此很多企业不得不选用传统的非电类温度计(煤油温度计、水银温度计等)和普通电子温度计,这类温度计只能人工读数和记录数据且不便于自动控制。虽然近几年已相继有一些厂家推出应用于部分场合的无线测温器,但普遍存在以下几类缺点:
①一次只能测量1组数据;
②采用多通道,可同时测量多组数据,但传感器未进行集成,测量不同物料层面的料温要分别对各组传感器进行操作,还要针对现场工况对每个传感器进行标识并分别记录数据,容易产生差错;
③采用无线射频模块进行数据传输,但为了降低电池电能消耗速度,无线传输功率低,传输距离往往不到200米;
④采用无线射频模块进行数据传输,扩大无线传输功率,传输距离虽大,但电池电能耗尽过快,需频繁更换电池或充电。
⑤采用GSM技术,虽然可在手机信号覆盖的范围内传输数据,仪器必须配备SIM卡,频繁的数据传输必然带来大量的通信费用支出,且传输速率受限制;
⑥仅发送数据到上位机记录,装置本身不具备数据存储功能。
⑦测温仪整体密封性差,防水防尘效果差,不能测量有一定腐蚀性的物质。
实用新型内容
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线测温记录装置,包括上位机,信号转换器和N个测温装置,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可解决测量目标分散、同一点待测温度层次较多的问题,降低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无线测温记录装置,包括上位机,信号转换器和N个测温装置,信号转换器与上位机连接,N为1~256的自然数;
所述的测温装置包括MCU模块,显示屏,无线数传模块和测温探头;显示屏,无线数传模块和测温探头均与MCU模块相连;
所述的测温探头包括M个数字温度传感器,M个数字温度传感器分布在绝缘杆件上,数字温度传感器的引脚通过3根公共引线连接至外部的端子;测温探头外部包裹有导热材料外壳,导热材料外壳与数字温度传感器之间的空隙由导热绝缘材料填充,M为1~256的自然数;
以上所述的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导热绝缘材料为导热硅脂;
以上所述的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导热材料外壳为不锈钢外壳;
以上所述的方案中,优选的,信号转换器和上位机通过RS485接口连接;
以上所述的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测温装置还包括电源;
以上所述的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数字温度传感器为DS18B20;
以上所述的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测温装置包括存储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邦之德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邦之德牧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595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升记录装置
- 下一篇:无源无线在线测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