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扑翼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62472.6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07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冯锐;江河;王韶华;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中天模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33/00 | 分类号: | B64C33/00;B64C3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动连接 扑翼机 曲柄 机翼 本实用新型 弯曲段 左机翼 能量传输装置 连杆转动 能量损耗 旋转曲柄 传统的 齿轮 装配 摩擦 传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扑翼机,包括:机架、机翼、曲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其中,曲柄与机架为转动连接;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机翼的左机翼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曲柄的弯曲段转动连接;第二连杆的一端与右机翼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曲柄的非弯曲段转动连接。在实际使用时,通过旋转曲柄来带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转动、从而实现左机翼和右机翼的运动,该过程涉及的零件较少,进而降低了因零件间的摩擦而造成的能量损耗;且由上述构件可知,该扑翼机的能量传输装置不涉及齿轮,结构较传统的设计相对简化;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扑翼机,能够在简化扑翼机装配难题的同时,降低能量的传递损失,解决了现阶段该领域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能飞行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扑翼机。
背景技术
扑翼机是一种机翼像鸟和昆虫的翅膀一样上下扑动的飞行器,又称振翼机;在翅膀上下扑动的同时不仅使机身产生升力,还产生向前的推动力。
现阶段,市面上的扑翼机类玩具大都采用齿轮组或齿轮与传递杆相结合的方式作为驱动力的传输装置。以橡皮筋作为蓄能元件的扑翼机为例,使用时通过驱动齿轮或传递杆使橡皮筋蓄能,驱动力撤销后,橡皮筋回弹,扑翼机在橡皮筋弹性势能的驱动下运动,实现飞行。
但就现有技术而言,齿轮或齿轮与传递杆组合的装配形式相对复杂,且零件繁琐;在实际的生产中,不仅增加了组装的难度,还加大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且因零件数量繁多,很容易使动力浪费在零件间的摩擦损失上,降低了能量传递的效率。
因此,如何在简化扑翼机装配难题的同时,降低能量的传递损失,是现阶段该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扑翼机,该扑翼机能够在简化装配难题的同时,降低能量的传递损失,解决了现阶段该领域的难题。
一种扑翼机,包括:
机架,
机翼,所述机翼包括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的左机翼和右机翼;
曲柄,所述曲柄与所述机架为可旋转的连接,且所述曲柄上设有弯曲段;
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左机翼可转动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曲柄的弯曲段可转动的连接;
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右机翼可转动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曲柄的非弯曲段可转动的连接;并能够通过旋转所述曲柄使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转动、从而带动所述左机翼和所述右机翼在所述机架上转动。
优选的,所述的扑翼机,所述机架还包括蓄能弹性件,所述曲柄与所述蓄能弹性件相连接,且能够通过旋转所述曲柄、使所述蓄能弹性件产生形变并蓄能。
优选的,所述的扑翼机,所述蓄能弹性件为橡皮筋,所述橡皮筋的一端与所述机架相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曲柄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扑翼机,所述曲柄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曲柄旋转的手柄。
优选的,所述的扑翼机,所述第一连杆为碳纤维杆。
优选的,所述的扑翼机,所述第二连杆为碳纤维杆。
优选的,所述的扑翼机,所述曲柄为碳纤维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中天模型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中天模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624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
- 下一篇:一种飞行球形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