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锥形件的装配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62574.8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51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卢桂芬;李强;赵华伟;田煜;杜涵洲;阎爱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西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14 | 分类号: | B25B2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正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唐华 |
地址: | 030027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紧环 装配工装 外套筒 本实用新型 分件 手柄 限位环 锥形件 弹簧 合件 固定限位环 打滑现象 零件装配 轴向切割 装卸方便 锥形产品 围合成 下端轴 相接处 拆卸 内腔 外壁 限位 卸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锥形件的装配工装,属于零件装配领域。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工装,包括手柄、外套筒、夹紧环、限位环、弹簧;夹紧环是由环形合件轴向切割而成的分件结构;夹紧环各个分件围合成环形合件后插入外套筒的内腔,且夹紧环各个分件的相接处安装有弹簧,外套筒的底部固定限位环,限位环对夹紧环下端轴向限位;外套筒的外壁固定有手柄。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工装结构简单,装卸方便,对锥形产品越拧越紧,且不会出现打滑现象;拆卸时轻松卸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锥形件的装配工装,属于零件装配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圆柱形部件的装配已经基本成熟,一般用牛皮扳手,即可解决。对于锥形面的部件结合时就有许多问题,用普通的牛皮扳手容易打滑,结合时拧不紧,达不到装配的要求。即使把结合面做成锥面也一样会出现打滑、拧不紧的现象;而且用锥面扳手太过用力的话还会出现扳手不好卸下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工艺装配锥形件时拧不紧且不易拆卸的难题,而提供一种用于锥形件的装配工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锥形件的装配工装,包括手柄、外套筒、夹紧环、限位环、弹簧;
夹紧环是由环形合件轴向切割而成的分件结构,夹紧环合件的内外壁均为向上收敛的锥面,夹紧环合件内腔的锥度与待装配锥形件外壁的锥度相匹配;
外套筒外壁为圆柱面、内壁为向上收敛的锥面,外套筒内壁的锥度与夹紧环合件外壁的锥度相匹配,外套筒内腔锥面上端的最小内径小于夹紧环合件外壁上端的最小外径;
夹紧环各个分件围合成环形合件后插入外套筒的内腔,且夹紧环各个分件的相接处安装有弹簧,外套筒的底部固定限位环,限位环对夹紧环下端轴向限位;外套筒的外壁固定有手柄。
工作过程
装配时,将装配工装套在待装配锥形件上,使夹紧环的各个分件内壁与待装配锥形件的外壁贴合,通过手柄向前推动外套筒,使外套筒相对内侧的夹紧环轴向移动,外套筒的内腔通过锥面挤压夹紧环的各个分件向内收缩并压缩弹簧,使夹紧环的各个分件向内夹紧待装配锥形件的外壁;保持向前推力的同时通过手柄旋转外套筒,外套筒通过摩擦力带动夹紧环的各个分件转动,夹紧环的各个分件再通过摩擦力带动待装配锥形件转动,完成锥形件的装配;装配完成后,解除向前的推力,夹紧环的各个分件在弹簧的作用下径向向外扩张,夹紧环各个分件径向向外的扩张力作用在外套筒的内锥面会产生轴向向上的分力,可使装配工装从锥形件外壁轻松卸下。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工装结构简单,装卸方便,对锥形产品越拧越紧,且不会出现打滑现象;拆卸时轻松卸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手柄;2-外套筒;3-夹紧环;4-限位环;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锥形件的装配工装,如图1、2所示,包括手柄1、外套筒2、夹紧环3、限位环4、弹簧5;
夹紧环3是由环形合件轴向切割而成的分件结构,夹紧环3合件的内外壁均为向上收敛的锥面,夹紧环3合件内腔的锥度与待装配锥形件外壁的锥度相匹配;
外套筒2外壁为圆柱面、内壁为向上收敛的锥面,外套筒2内壁的锥度与夹紧环3合件外壁的锥度相匹配,外套筒2内腔锥面上端的最小内径小于夹紧环3合件外壁上端的最小外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西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晋西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625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