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复合通行卡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64095.X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24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涛;王伟星;贾朝强;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G06K19/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天线 复合通行卡 工作电路 电池 本实用新型 读卡器线圈 读卡距离 路侧单元 耦合 读卡器 包围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复合通行卡,所述复合通行卡包括工作电路、第一通信天线、第二通信天线和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天线包围工作电路、第二通信天线和电池。所述复合通行卡通过第一通信天线与13.56MHz读卡器进行交互,所述复合通行卡通过第二通信天线与5.8GHz路侧单元(RSU)进行交互。所述复合通行卡的有益效果在于增大了第一通信天线的面积,能够有效提高第一通信天线与13.56MHz读卡器线圈的耦合面积、增加复合通行卡的读卡距离,保证非接操作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交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通行卡。
背景技术
在MTC领域,复合通行卡是为解决高速公路路径识别问题的新一代DSRC类产品,其特点是具有5.8GHz和13.56MHz通信功能,支持出入口信息和路径信息读写功能。复合通行卡进行路径识别原理为:在MTC入口车道通过13.56MHz通信将入口信息写入复合通行卡,并开启复合通行卡内的5.8GHz功能模块,车辆行驶至5.8GHz自由流标志点信号覆盖区域内时,标识路侧单元(Road Side Unit,RSU)采用5.8GHz专用短程通信技术与复合通行卡进行信息交换,将路径信息写入复合通行卡中,完成路径标识。当车辆行驶至出口车道时,根据复合通行卡中记录的路径信息确定具体收费金额。
复合通行卡在MTC出、入口时需要与13.56MHz读卡器完成交互,完成关卡或开卡操作。但是在上述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操作失败的情况,具体原因是目前市场上13.56MHz读卡器种类繁多,复合通行卡不能与每一款读卡器都能够完美匹配,因此提高复合通行卡非接操作可靠性尤为重要。目前,复合通行卡通过第一通信天线与13.56MHz读卡器进行交互,第一通信天线包围电池,这样便会导致第一通信天线与13.56MHz读卡器线圈的耦合面积变小,导致非接可靠性不高,不能有效兼容市面上种类繁多的读卡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复合通行卡。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复合通行卡(101)包括工作电路(102)、第一通信天线(103)、第二通信天线(105)和电池(10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天线(103)包围所述工作电路(102)、所述第二通信天线(105)和所述电池(104)。
所述工作电路(102)为支持复合通行卡(101)实现其所有功能的元器件、电路的总和。
所述复合通行卡(101)通过第一通信天线(103)与13.56MHz读卡器进行交互;所述复合通行卡(101)通过第二通信天线(105)与5.8GHz路侧单元(RSU)进行交互。
所述第一通信天线(103)可以由金属线绕制而成或印制于线路板上。
所述电池(104)为所述复合通行卡(101)供电。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所述第一通信天线(103)包围所述工作电路(102)、所述第二通信天线(105)和所述电池(104),增加了所述第一通信天线(103)的面积,能够有效提高所述第一通信天线(103)与13.56MHz读卡器线圈耦合面积、增加所述复合通行卡(101)的读卡距离,保证非接操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复合通行卡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以及方案的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640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金属表面的超高频RFID电子标签
- 下一篇:一种智能卡芯片及智能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