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安全带中卷收器总成与支架铆合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64954.5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23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朱本亮;程胜;杨飞;陆勇;张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工研院智能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5/14 | 分类号: | B21J15/14;B21J15/38;B21J15/30 |
代理公司: | 无锡松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6 | 代理人: | 朱亮淞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收器 支架 铆压 汽车安全带 铆压头 升降座 预压板 铆钉 铆合 本实用新型 铆压组件 半自动化设备 垂直平移 单元驱动 弹性元件 定位治具 铆合固定 上下料 量产 升降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安全带中卷收器总成与支架铆合的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对卷收器总成、支架以及铆钉三者定位的定位治具以及用于对铆钉进行铆压的铆压组件;所述铆压组件包含直线运动执行单元以及由直线运动执行单元驱动升降的铆压单元,所述铆压单元包括升降座、铆压头以及预压板,所述铆压头相对于所述升降座固定,所述预压板可相对于所述铆压头垂直平移,且预压板与所述升降座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汽车安全带中卷收器总成与支架铆合的装置为半自动化设备,人工只需辅助上下料,即可完成通过铆钉将卷收器总成与支架进行铆合固定的操作,操作简单、结构可靠,且可保证铆压质量,适于大规模量产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铆合装置。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产品如附图1所示,其包括卷收器总成01、支架02以及铆钉03三部分,现在需要将卷收器总成01与支架02通过铆钉03铆接在一起,市面上暂无针对这种产品的专用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定位、铆压的用于汽车安全带中卷收器总成与支架铆合的装置。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汽车安全带中卷收器总成与支架铆合的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对卷收器总成、支架以及铆钉三者定位的定位治具以及用于对铆钉进行铆压的铆压组件;所述铆压组件包含直线运动执行单元以及由直线运动执行单元驱动升降的铆压单元,所述铆压单元包括升降座、铆压头以及预压板,所述铆压头相对于所述升降座固定,所述预压板可相对于所述铆压头垂直平移,且预压板与所述升降座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
进一步地,所述预压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铆压头形状契合的通孔,预压板套设在铆压头上且与之滑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铆压头、预压板以及弹性元件均安装在中间座板上,所述中间座板可相对于所述升降座拆卸。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座上安装有配合所述中间座板使用的快拆机构,所述快拆机构包括可供所述中间座板水平滑进或滑出的导引槽,所述导引槽的一端设有挡块,另一端设有阻挡切换机构,所述阻挡切换机构可阻挡中间座板进出导引槽并可在外力作用下解除阻挡。
进一步地,所述阻挡切换机构包括机构座体,所述机构座体内滑动配合有挡舌,且挡舌与机构座体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挡舌上固定有伸出于所述机构座体之外的限位螺钉,所述机构座体上开有供限位螺钉运动的条孔。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治具包含治具基板,治具基板上安装有卷收器总成托架以及铆压支撑座,卷收器总成托架的上端设置有与卷收器总成的形状契合的定位型面;所述铆压支撑座上设置有铆钉定位槽以及支架定位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定位机构包括多个设置在铆压支撑座侧边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上端高于所述铆压支撑座的上端面。
进一步地,铆压组件上设置有止高柱,所述定位治具上设置有承力柱,所述止高柱与承力柱在竖直方向上位置相对。
进一步地,所述治具基板上设置有用于相对于机架快速拆装的快拆单元,所述快拆单元包括可相对于治具基板转动的转轴,转轴的上端固定有转动柄,转轴的下端固定有转动限位块,所述治具基板上端设有扇形槽,所述转动柄在扇形槽内转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视觉组件,所述视觉组件包括相机支架,所述相机支架上安装有相机以及与光源,所述相机的镜头斜对着所述定位治具。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汽车安全带中卷收器总成与支架铆合的装置为半自动化设备,人工只需辅助上下料,即可完成通过铆钉将卷收器总成与支架进行铆合固定的操作,操作简单、结构可靠,且可保证铆压质量,适于大规模量产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卷收器总成、支架以及铆钉三者的组装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工研院智能制造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市工研院智能制造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649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