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便携式箱体的生物恐怖袭击医学救援应急处置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66190.3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96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森林;李秀芹;杨会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主分类号: | G16H50/20 | 分类号: | G16H50/20;G16H50/30;G06Q50/26;G01D21/02;C12M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夏静洁 |
地址: | 10004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恐怖袭击 医学救援 应急处置 病原微生物检测 指挥决策模块 本实用新型 便携式箱体 辅助工具包 采样模块 方位检测 病原微生物 现场快速检测 风速风向 关键数据 关键问题 箱体分割 可集成 风向 包体 取出 救援 污染 指挥 决策 力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便携式箱体的生物恐怖袭击医学救援应急处置系统,包括箱体、病原微生物检测包、环境风向方位检测包、采样模块包、辅助工具包和指挥决策模块包。箱体分割为多个空间,病原微生物检测包、环境风向方位检测包、采样模块包、辅助工具包和指挥决策模块包分别设置在箱体的不同空间内。基于箱体的生物恐怖袭击医学救援应急处置系统,所含各个功能部分采用包体设计,可集成使用,也可单独取出使用。本实用新型着力解决生物恐怖袭击医学救援面临的关键问题。通过现场快速检测获得生物恐怖袭击的病原微生物类型、风速风向、污染面积等关键数据,能快速为各级指挥机构合理使用救援力量、提高决策效能提供科学依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领域,是一种基于便携式箱体的生物恐怖袭击医学救援应急处置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恐怖分子多次采用恐怖袭击方式攻击对方的重要目标,扰乱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以达到动摇对方统治基础、迫使其改变对内对外政策等目的。
生物恐怖袭击爆发突然、危害迅速、社会恐怖影响深远等特点,生物恐怖应急救援具有任务紧急迫切、准备时间仓促、保障性质特殊、勤务方法超常等特性。救援先遣队伍面临先期的侦检、环境侦察、指挥决策等一系列问题。以前,队伍接受特定任务,各种装备分散、决策指挥被动,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设备日趋小型化,因此,将各种相应设备科学集成,可行实用。因此,在极端的条件和急迫的任务面前,有一套成熟轻便的、科学系统、实用性强的生物恐怖袭击医学救援应急处置系统,能快速出动侦明事件情况、根据不同事件性质和规模,科学配置和使用救援力量,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创新提供一种用于快速应对生物恐怖袭击的应急处置系统,便于接受任务后从容出动、快速侦检、从而及时进行危害评估、科学出动救援力量,大大节省了救援时间、提高了救援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便携式箱体的生物恐怖袭击医学救援应急处置系统,包括箱体、病原微生物检测包、环境风向方位检测包、采样模块包、辅助工具包和指挥决策模块包,箱体分割为多个空间,病原微生物检测包、环境风向检测模块包、采样模块包、辅助工具包和指挥决策模块包分别设置在不同空间内。
箱体包括上盖和下箱,上盖一边与下箱一边连接,可开合地设置在下箱上。
下箱采用缓冲海绵凹槽分割为多个空间。
上盖内侧设置至少一个皮革袋,皮革袋外层为海绵层,内层为皮革层,皮革袋具有盖。
基于箱体的生物恐怖袭击医学救援应急处置系统,所含各个功能部分采用皮革材质包体设计,可集成使用,也可单独取出使用。
病原微生物检测包包括至少8种病原微生物胶体金检测试纸包,病原微生物检测包放置在缓冲海绵凹槽内。
环境风向方位检测包包括风速风向仪包和军用罗盘包,风速风向仪包和军用罗盘包设置在缓冲海绵凹槽内。
采样模块包为内部设置框架结构的软皮革包,框架结构内装密封瓶、缓冲液、采样管、酒精灯和消毒物品,采样包设置在下箱缓冲海绵凹槽内。
辅助工具包包括一布袋,布袋上有多个插袋,插袋内分别固定有手套、采样勺、剪刀、密封袋、便签和记录笔,卷成一卷,设置在上盖内侧的皮革袋中。
指挥决策模块包包括电脑,电脑设置在上盖内侧皮革袋中。电脑中安装有危害评估与救援决策系统模块。
在下箱上设置可展开式隔板,可展开式隔板设置在下箱与上盖之间。不锈钢材质隔板,可做简易操作台用,关闭时对上、下层空间起固定和保护作用。
箱体从外到内依次包括耐高温防水材料层和海绵缓冲层。
下箱设置脚轮、拉杆和把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661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体健康扫描仪
- 下一篇:一种时速350公里动车组用耐光热老化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