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培养补气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67577.0 | 申请日: | 2017-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28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丁小锋;宋道富;王晨;陈孝富;范存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6 | 分类号: | C12M1/36;C12M1/04;C12M1/1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马俊荣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介质 出气口 进气口 进管 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 出气管路 分流管路 反应罐 分气阀 补气 除菌 匹配 发酵技术领域 流量控制器 冷却功率 生物培养 细菌培养 高通量 通断阀 稳压阀 细胞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培养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培养补气模块,包括若干气体介质进管、一个分气阀岛模块和若干除菌级过滤器,所述气体介质进管上设置稳压阀、通断阀和流量控制器,所述分气阀岛模块包括模块进气口、分流管路和模块出气口,各气体介质进管通过模块进气口及分流管路连接至模块出气口,模块出气口通过出气管路连接至反应罐,所述出气管路上设置除菌级过滤器,所述模块进气口数量与气体介质进管数量相匹配,所述模块出气口数量与反应罐数量相匹配。本实用新型可满足高通量细胞或细菌培养时,增大冷却功率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培养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培养补气模块。
背景技术
高通量细胞培养系统是针对多种细胞(微生物、哺乳、昆虫和植物细胞等),在毫升和升培养体积水平上,平行的、高通量的开展多个,并完全模拟工业化细胞培养过程的,开展以DoE细胞克隆评价为主要目的的全自动细胞培养实验。
高通量反应罐培养过程中需要通入空气和氧气用于给好氧微生物供给培养过程所需氧气,通入二氧化碳用于调节培养液PH值,使其更适合微生物的生长;通入氮气用于给厌氧微生物提供良好的无氧环境;生物培养的不同阶段所需要的耗气量是不同的,过多或过少的通气量回抑制微生物的成长,这就需要对每一种气体介质的通气量进行精确的控制。但精确质量流量控制器(MFC)造价昂贵,尤其再高通量培养时,需配置精确质量流量控制器数量是反应罐的四倍,这样的成本对于一般的实验室培养是不能够接受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培养补气模块,可满足高通量细胞或细菌培养时,增大冷却功率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培养补气模块,包括若干气体介质进管、一个分气阀岛模块和若干除菌级过滤器,所述气体介质进管上设置稳压阀、通断阀和流量控制器,所述分气阀岛模块包括模块进气口、分流管路和模块出气口,各气体介质进管通过模块进气口及分流管路连接至模块出气口,模块出气口通过出气管路连接至反应罐,所述出气管路上设置除菌级过滤器,所述模块进气口数量与气体介质进管数量相匹配,所述模块出气口数量与反应罐数量相匹配。
一般情况下,气体介质进管设置四条即可,分别用于输送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和空气,稳压阀控制每条气体介质进管的进气压力恒定,通断阀控制四种气体介质进管的开关,流量控制器对气体介质进管的进气流量进行调节控制,气体通过气体介质进管和分气阀岛模块的模块进气口进入分流管路,经分流管路进行分流后的气体通过分气阀岛模块的模块出气口及出气管路进入反应罐,在反应罐的进口设置有除菌级过滤器,对气体进行除菌过滤。
其中,优选方案为:
所述分流管路包括进气总管、进气支管和出气总管,对应每个模块进气口设置一条进气总管,每条气体介质进管通过与之对应的模块进气口连接至进气总管,每条进气总管对应每个反应罐各设一条进气支管,每个反应罐对应的所有的进气支管通过出气总管连接至反应罐;所述进气支管上设置开关阀,需要补气时,首先确定需要补气的反应罐及补气成分,然后打开对应气体介质进管的通断阀及对应反应罐所连接进气支管的开关阀,打开补气通路,以便补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满足高通量细胞或细菌培养时,增大冷却功率的需求。一般情况下,气体介质进管设置四条即可,分别用于输送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和空气,稳压阀控制每条气体介质进管的进气压力恒定,通断阀控制四种气体介质进管的开关,流量控制器对气体介质进管的进气流量进行调节控制,气体通过气体介质进管和分气阀岛模块的模块进气口进入分流管路,经分流管路进行分流后的气体通过分气阀岛模块的模块出气口及出气管路进入反应罐,在反应罐的进口设置有除菌级过滤器,对气体进行除菌过滤。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675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型沼气工程全自动水力循环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液滴式生物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