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调剖调驱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68063.7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86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凯;张知光;刘锦宁;于泽洲;陈国泉;洪永康;关云浩;张超;罗佳丰;王勇;曾双红;阎占辉;王丽君;郭琳;李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3 | 分类号: | E21B33/1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陈烨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给系统 进水口 配液罐 柱塞泵 连通 出口 本实用新型 搅拌设备 调驱 配液 井口 施工过程 供水 并联 井筒 拔出 成胶 管柱 大修 输出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调剖调驱系统,其包括:相并联的第一供给系统和第二供给系统,其中,第一供给系统包括:第一配液罐,所述第一配液罐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第一进水口用于和供水端相连通;设置在所述第一配液罐内的第一搅拌设备;与所述第一出口连通的第一柱塞泵;所述第一柱塞泵的出口用于和井口相连通;第二供给系统包括:第二配液罐,所述第二配液罐设置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二进水口用于和供水端相连通;设置在所述第二配液罐内的第二搅拌设备;与所述第二出口连通的第二柱塞泵;所述第二柱塞泵的输出用于和井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施工过程连续,避免出现药剂在井筒内成胶而造成的管柱无法拔出等大修事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调剖调驱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大部分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长期的注水开发使得油藏普遍转化为高含水或特高含水油藏,注入水低效或无效循环问题成为制约油田发展的普遍问题。为了对油田开发中后期非均质油藏高含水阶段实现控水稳油,提高注水波及系数,通常采用油层调剖调驱技术。
然而,在注水油田开发中后期,随着油藏非均质性加剧,油田普遍高含水,目前的调剖、调驱、堵水施工周期长,工作量大。调剖设备在调剖、调驱、堵水施工过程中经常容易出现各种故障。当调剖设备出现故障时,必须停泵维修,进而会大大影响调剖、调驱、堵水施工进度。更重要的是,当调剖设备出现故障进行停泵维修时,由于施工不连续还可能会导致药剂在井筒内成胶而造成的管柱无法拔出等大修事故。
综上可见,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能够保证施工过程连续,保证调剖、调驱、堵水施工进度,以及避免出现药剂在井筒内成胶而造成的管柱无法拔出等大修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剖调驱系统,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能够保证施工过程连续,保证调剖、调驱、堵水施工进度,以及避免出现药剂在井筒内成胶而造成的管柱无法拔出等大修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调剖调驱系统,其包括:相并联的第一供给系统和第二供给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供给系统包括:第一配液罐,所述第一配液罐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第一进水口用于和供水端相连通;设置在所述第一配液罐内的第一搅拌设备;与所述第一出口连通的第一柱塞泵;所述第一柱塞泵的出口用于和井口相连通;
所述第二供给系统包括:第二配液罐,所述第二配液罐设置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二进水口用于和供水端相连通;设置在所述第二配液罐内的第二搅拌设备;与所述第二出口连通的第二柱塞泵;所述第二柱塞泵的输出用于和井口相连通。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进水口上设置有用于和供水端连通的第一进水管线,所述第一进水管线上设置有第一来水阀;
所述第二进水口上设置有用于和供水端连通的第二进水管线,所述第二进水管线上设置有第二来水阀。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三通,所述第一三通具有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和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供水端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来水阀相连接,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第二来水阀相连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进水口的上游还设置有送水阀。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井口设置有井口总阀以及油管生产阀门,
所述第一柱塞泵的第一出口至所述油管生产阀门之间设置有第一出液管线,所述第一出液管线上靠近所述第一出口位置设置有第一出液阀;
所述第二柱塞泵的第二出口至所述油管生产阀门之间设置有第二出液管线,所述第二出液管线上靠近所述第二出口位置设置有第二出液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680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桥塞组件及桥塞压裂系统
- 下一篇:耐高温堵水桥塞及其堵水采油管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