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多连杆式整体纵臂悬挂系统的底盘后桥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69697.4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94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杨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诚众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B60B27/00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长春市新时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2204 | 代理人: | 石岱;曹静安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连杆式 后桥总成 轮毂轴承 悬挂系统 轮毂轴 纵臂 底盘后桥 挡尘盘 后纵臂 制动盘 制动钳 零部件结构 尺寸限定 底盘平台 装配 车型 | ||
一种适用多连杆式整体纵臂悬挂系统的底盘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该后桥总成包括后纵臂、轮毂轴、轮毂轴承、挡尘盘、制动钳和制动盘,所述轮毂轴装配到后纵臂上,轮毂轴承、制动钳安装至轮毂轴上,所述制动盘及挡尘盘安装在轮毂轴承上。该后桥总成参照适用多连杆式分纵臂悬挂系统结构,根据底盘平台尺寸限定,合理设计各个零部件结构、尺寸,形成满足多个车型使用的后桥总成产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底盘后桥总成,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适用多连杆式整体纵臂悬挂系统多车型通用的底盘后桥总成。
背景技术
后桥总成是由制动钳、制动盘、挡尘盘、后纵臂、轮毂轴、轮毂轴承组成。
制动钳、制动盘主要起到制动作用;轮毂轴承连接制动盘及挡尘盘,轮胎直接固定在轮毂轴承上,轮毂轴承随轮胎旋转;轮毂轴与轮毂轴承相连接,并起到固定轮毂轴承的作用,轮毂轴同时固定安装制动钳及整体式后纵臂;整体式后纵臂再连接到车身悬架上。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参照多连杆式整体臂悬挂系统结构,根据车型底盘平台尺寸限定,合理设计各个零部件结构、尺寸,形成满足多个车型使用的后桥总成产品,能够通用车型包括D003、A501、J56等。
多连杆式整体纵臂悬架的特点如下:
多连杆式悬挂不仅可以保证拥有一定的舒适性,而且由于连杆较多,可以使车轮和地面尽最大可能保持垂直,尽最大可能减小车身的倾斜。最大可能维持轮胎的贴地性。其操控性能和双叉臂式悬挂难分伯仲,高档轿车由于空间充裕、且注重舒适性能和操控稳定性,所以大多使用多连杆悬架,可以说多连杆悬挂是高档轿车的绝佳搭档。而整体式纵臂结构载荷能力强,稳定性、离地间隙更高,有效改善车辆通过性,结构简单,价格便宜,但是相比分纵臂式结构重量更大,导致舒适性下降。
当前我国汽车市场已经是世界第一大市场,产销量2016年分别为分别完成2811.9万辆和2802.8万辆,连续八年蝉联全球第一,受购置税优惠政策等促进因素影响,2016年中国汽车月度销量除2月份以外,其余月份均明显高于上年同期,总体呈现产销两旺发展态势。同时汽车行业竞争越来越激励,新车型不断推出,汽车企业为了保证自己的盈利能力必须良好的控制成本,而多车型通用零部件,可以有效摊销降低研发成本、制造设备成本,同时对于底盘类零件来说,还可以通过技术积累,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
现有的底盘后桥总成由于其构造为麦弗逊式,无法有效调节后轮前束,以防止轮胎侧倾,减震效果一般,舒适性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适用多连杆式整体纵臂悬挂系统的底盘后桥总成,该后桥总成参照适用多连杆式分纵臂悬挂系统结构,根据底盘平台尺寸限定,合理设计各个零部件结构、尺寸,形成满足多个车型使用的后桥总成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适用多连杆式整体纵臂悬挂系统的底盘后桥总成,该后桥总成包括后纵臂、轮毂轴、轮毂轴承、挡尘盘、制动钳和制动盘,所述轮毂轴装配到后纵臂上,轮毂轴承、制动钳安装至轮毂轴上,所述制动盘及挡尘盘安装在轮毂轴承上。
所述后纵臂包括纵臂焊接总成及设置在纵臂焊接总成端部的橡胶衬套。
所述轮毂轴承包括轮胎螺栓、轴承钢珠、ABS脉冲环、内圈、密封圈、保持架和外圈;五个所述轮胎螺栓均匀布置在外圈上;轴承钢珠布置在内圈与外圈之间, ABS脉冲环周向布置在外圈上,内圈内壁与轮毂轴过赢配合安装在一起;密封圈设置在内圈和外圈之间;保持架设置在轴承钢珠外侧;外圈为轮胎螺栓的安装基础。
所述制动钳包括放气螺钉、电子驻车动力总成、电机固定螺钉、制动钳固定支架、制动蹄片、制动钳弹簧片、销连接螺栓和制动钳壳体;所述放气螺栓布置在制动钳壳体上,电子驻车动力总成与制动钳壳体相连接,两个电机固定螺栓为电子驻车动力总成的固定螺栓;制动钳固定支架通过销连接螺栓连接到制动钳壳体上;制动蹄片固定在制动钳壳体内部,制动钳弹簧片设置在制动蹄片与制动钳壳体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诚众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吉林诚众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696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陆两用交通工具的控制系统
- 下一篇:控制臂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