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中和曝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71220.X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773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蔡平雄;郭会良;何耀;石海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钦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1/72 | 分类号: | C02F1/72 |
代理公司: | 成都泰合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1 | 代理人: | 周宇杰 |
地址: | 535011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空轴 曝气 本实用新型 充气管道 曝气组件 驱动装置 中和曝气 曝气盘 转动 废水处理装置 废水出口 废水入口 搅拌桨叶 容器下部 充气管 固含量 固含物 排气孔 上端 密性 伸入 连通 废水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具体公开了一种高效中和曝气装置,包括曝气容器和曝气组件;曝气容器下部设置有废水入口,上部设置有废水出口;曝气组件包括伸入曝气容器中的中空轴,中空轴上固定有搅拌桨叶和至少一组与中空轴连通的曝气盘管,曝气盘管上设置有若干排气孔;中空轴与驱动装置相连,驱动装置可带动中空轴转动,中空轴上端与充气管道气密性相连并可相对于充气管道转动,充气管道中气体可进入中空轴中。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对于高固含量、固含物高密度废水有优异的处理效果;2)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使用方便,利于在产业上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尤其是一种曝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产生的工业废水中不是偏酸性就是偏碱性,很少有中性废水,对于这些废水一般用中和剂进行中和,然后通过曝气作用使其中和反应彻底完成,并使废水中的低价态物质氧化成高价态,从而生成沉淀或络合物,便于后续阶段的除杂,另外,曝气阶段还能降低废水的化学需氧量,提高废水处理指标。但是现阶段,为了提高曝气作用,通常将曝气设备做成大型化,占用大量的建筑用地,虽然大型化的设备提高了废水处理量,在曝气效果上还有待于提高。
特别是在废水中固含物含量很高且固含物密度很大的工况下,例如在钛白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泥浆产品固含量在30%以上,且废水密度大于1.5g/cm3,现有曝气装置难以使废水中的固含物形成充分的扰动,使得氧化环节难以均匀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曝气装置针对高固含量、高固含物密度的废水处理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中和曝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效中和曝气装置,包括曝气容器和曝气组件;所述曝气容器下部设置有废水入口,上部设置有废水出口;所述曝气组件包括伸入曝气容器中的中空轴,所述中空轴上固定有搅拌桨叶和至少一组与中空轴连通的曝气盘管,曝气盘管上设置有若干排气孔;中空轴与驱动装置相连,驱动装置可带动中空轴转动,中空轴上端与充气管道气密性相连并可相对于充气管道转动,充气管道中气体可进入中空轴中。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曝气过程在曝气容器中进行,曝气完成的废水不断从上部出口排出,待曝气废除不断从底部入口进入,废水从容器底部的废水入口进入容器后始终处于流动状态,且曝气过程中驱动装置带动中空轴旋转从而进一步带动搅拌桨叶和曝气盘管旋转,充气管道中的气体可进入中空轴中,并从与中空轴连通的曝气盘管的排气孔溢出。流动的废水自下而上流动从而逐步完成氧化,并在搅拌桨叶、曝气盘管、气泡的三重搅拌下在曝气容器中产生大面积的扰动并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使其中的高密度固含物充分分散和氧化。
需要说明的是,废水出入口不能调换,必须是下部为进口,上部为出口,这样的好处其一是下部进水后水流有一定的速度,便于搅拌底部的固含物使其快速分散,其二是越往上曝气的效果越好,上部为出口有利于将曝气合格的废水选择性的排出,待曝气废水则不断进入容器,在容器内部形成有梯度的曝气结构。如果进出口调换后底部的排出口属于强制排水,曝气效果很难保证。
为了便于中空轴与充气管道的连接,可将中空轴与电机的连接方式设计为通过齿轮组件相连,这样中空轴上端不必直接连接电机,此时为了实现中空轴上端与充气管道气密性相连并可相对于充气管道转动,可在充气管道的末端固定安装连接器,连接器连接中空轴上端,中空轴可相对于连接器转动,为了防止连接器与中空轴之间的连接缝隙泄露气体,可在连接器与中空轴贴合处采用旋转密封。容易理解的,所述连接器具体可使用轴承组件等机构实现相应功能。
应当理解的,本实用新型的曝气装置的曝气容器可以没有顶壁,但为了便于本实用新型在露天的安装和使用,可将曝气容器设计为由顶壁、侧壁、底面围合而成的曝气容器,并将电机安装在曝气容器内,以延长电机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钦州学院,未经钦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712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