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旅客入侵机场建筑物空侧隔离区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71836.7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92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罗俊斌;谢军华;熊高金;杨孝;王碧章;李佳鸿;宋尉;张永;李红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昆船逻根机场物流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00 | 分类号: | G08B13/00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罗继元 |
地址: | 650236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设备 机场建筑物 物理隔离 检测装置 生物入侵 隔离区 探测器 空侧 摄像机 工控机 入侵 旅客 本实用新型 摄像机设置 启闭状态 输入物体 控制器 门设置 输送端 建筑物 指向 监控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旅客入侵机场建筑物空侧隔离区的系统,旨在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防止旅客入侵机场建筑物空侧隔离区的系统。包括输送设备,摄像机,生物入侵探测器,物理隔离门,检测装置以及工控机;所述物理隔离门设置于机场建筑物上、且位于输送设备输送面的上方;所述生物入侵探测器设置于场建筑物上、且位于输送设备上方并指向输送设备的陆侧输送端;所述摄像机用于监控输送设备所输入物体,所述摄像机设置于机场建筑物上、且位于输送设备上方;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物理隔离门的启闭状态,所述检测装置设置于输送设备上、且位于物理隔离门两侧;工控机分别与输送设备的控制器、摄像机、生物入侵探测器、物理隔离门、以及检测装置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物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止旅客入侵机场建筑物空侧隔离区的系统。
背景技术
基于自动化运输旅客行李的需要,机场行李处理系统设备需穿越机场航站楼的陆侧旅客区和空侧隔离区,存在旅客因为好奇等因素通过行李处理设备输送通道入侵到机场空侧隔离区的不安全隐患;目前机场通常采取工作人员定期巡视等被动方式加以防范,但无法及时阻止旅客入侵机场建筑物空侧隔离区,给机场安全保障工作带来非常大的压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防止旅客入侵机场建筑物空侧隔离区的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止旅客入侵机场建筑物空侧隔离区的系统,机场建筑物包括陆侧旅客区和空侧隔离区;其包括位于空侧隔离区和陆侧旅客区之间、用于输送行李的输送设备,摄像机,生物入侵探测器,物理隔离门,检测装置以及工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隔离门用于分隔陆侧旅客区和空侧隔离区,所述物理隔离门设置于机场建筑物上、且位于输送设备输送面的上方;所述生物入侵探测器用于监测输送设备所输入物体,所述生物入侵探测器设置于场建筑物上、且位于输送设备上方并指向输送设备的陆侧输送端;所述摄像机用于监控输送设备所输入物体,所述摄像机设置于机场建筑物上、且位于输送设备上方;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物理隔离门的启闭状态,所述检测装置设置于输送设备上、且位于物理隔离门两侧;所述工控机分别与输送设备的控制器、摄像机、生物入侵探测器、物理隔离门、以及检测装置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检测装置为接近开关或光电开关。
优选的是,所述生物入侵探测器为区域入侵探测型或周界入侵探测型。
优选的是,所述输送设备为带式输送机、辊道输送机、转盘或分拣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系统设计合理,整个系统运行可靠性高,相对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具有24小时全天候防入侵、可靠性高、成本较低、运营保障能力强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控制流程图。
图中:1-旅客,2-建筑物,3-输送设备,4-摄像机,5-生物入侵探测器,5a、5b-入侵探测区域边界,6-物理隔离门,6a-物理隔离门开启状态,6b-物理隔离门开关闭状态,7-检测装置,8-工控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昆船逻根机场物流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昆明昆船逻根机场物流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718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