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出水量可控式花卉自给水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72674.9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78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苏坚毅;林定笑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27/00 | 分类号: | A01G27/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陈章霖 |
地址: | 350118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水 环路管道 出水孔 竖直管道 通径 本实用新型 出水组件 出水量 可控式 吸水层 自给水 变径 压力调节阀门 出水管道 防渗透层 进水管道 花卉 渗透层 水环路 相邻层 多层 根系 减小 吸水 埋设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出水量可控式花卉自给水机构,包括进水管道、水量压力调节阀门和出水组件,出水组件包括多层由上至下依次埋设在土里的出水环路管道,相邻层的出水环路管道之间连接有多个出水竖直管道,每层出水环路管道上均设有多个通径出水孔,上一层的出水环路管道的通径出水孔直径大于下一层的出水环路管道的通径出水孔直径,每个出水竖直管道上均设有多个变径出水孔,变径出水孔直径随埋设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出水环路管道和出水竖直管道上均由内至外依次套设有内吸水层、防渗透层和外吸水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特殊的出水管道以及管道外的吸水层层与渗透层设计,有利于根系的茁壮成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浇花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出水量可控式花卉自给水机构。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的浇花装置较少,而且通常采用两种如下两种技术:一是基于简单的物理原理,如虹吸原理对植物供水。这种浇花装置储水量一定,且需要重复手动操作储水,无法实现完全自动的要求。二是基于单片机或其他电子芯片的智能浇花器,这类自动浇花装置一般价格昂贵,对使用环境、温度、防水等均有较高要求,一旦出现技术问题维修成本较高。而本花卉自给水机构则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目前传统的浇花装置大都采用虹吸原理对花卉供水,该方法储水量一定,需要人工短时间重复添水,而且不同的花卉对水分的需求有很大的差异,仅仅实现供水而无法差别化供水是远远不够的。另一方面,传统给水方式大都以滴灌、喷洒为主,水利用效率低,容易造成土壤积水或者土壤干湿不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出水量可控式花卉自给水机构,采用特殊的出水管道以及管道外的吸水层层与渗透层设计,有利于根系的茁壮成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出水量可控式花卉自给水机构,包括进水管道、水量压力调节阀门和出水组件,所述出水组件包括多层由上至下依次埋设在土里的出水环路管道,相邻层的出水环路管道之间连接有多个出水竖直管道,每层出水环路管道上均设有多个通径出水孔,上一层的出水环路管道的通径出水孔直径大于下一层的出水环路管道的通径出水孔直径,每个出水竖直管道上均设有多个变径出水孔,所述变径出水孔直径随埋设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所述出水环路管道和出水竖直管道上均由内至外依次套设有内吸水层、防渗透层和外吸水层,所述进水管道的出水口连接最顶层的出水环路管道,所述水量压力调节阀门设于进水管道上。
相邻层的出水环路管道之间的出水竖直管道均匀设置。
所述出水环路管道的形状呈矩形、正多边形或圆形。
所述防渗透层采用由砂子层、过滤棉或颗粒状木炭中一种或多种制作而成的防渗透层。
所述内吸水层采用由棉布制作而成的内吸水层。
所述外吸水层采用由棉布制作而成的外吸水层。
所述进水管道的进水口连接有一储水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 水量压力调节阀门的开度恒定后,可保持花卉长时间恒定自给水,满足自动化的要求。水量压力调节阀门的开度恒定后,水流能透过内外吸水层均匀缓和的渗透入土壤中,再通过土壤的毛细作用湿润土壤,流量小,压力低,能使出水管道内水压恒定。
2. 通过调节水量压力调节阀门的开度可以控制管内压力,影响渗水量,满足不同花卉不同环境的需水要求。出水环路管道和出水竖直管道上均布着许多出水的细孔,出水孔随其在土壤内部的深度而变小,可根据花卉的需水量增加或减少出水管道的层数,保证花卉能得到适量的水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工程学院,未经福建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726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