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水降噪装置及出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74889.4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05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吴石龙;赵国松;陈恩惠;石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松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C1/08 | 分类号: | E03C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阚梓瑄;王卫忠 |
地址: | 361026 福建省厦门市中国(福建)自由***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水口 第二壳体 降噪装置 本实用新型 出水装置 第一壳体 中空腔室 整流件 通流 节水 降噪组件 节水组件 节水件 杯壁 邻近 降低噪音 上下贯通 向上延伸 进水口 上端部 下端部 杯形 减小 装配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水降噪装置及出水装置。节水降噪装置包括降噪组件以及一个或多个节水组件。节水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节水件,第一壳体呈杯形,包括杯底和由该杯底向上延伸的杯壁,杯壁顶端设有进水口,杯底设有若干第一出水口;节水件设置于第一壳体内,能改变若干第一出水口的通流面积。降噪组件包括第二壳体和整流件,第二壳体具有上下贯通的中空腔室;整流件设置于第二壳体并邻近中空腔室下端部,整流件上设有若干第二出水口;其中,第一壳体设置于第二壳体上并邻近中空腔室上端部,若干第二出水口的通流面积不小于若干第一出水口的通流面积的1.5倍。本实用新型节水降噪装置能有效减小对装配有本实用新型的出水装置的撞击,从而降低噪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水降噪装置及出水装置。
背景技术
出水管路的出水装置例如水龙头、花洒等通常配合有起泡器、整流器、节水器等,以改善出水水花的形态,或者实现所需要的功能如节水等。
例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1510776786.0公开了一种恒流起泡器,其包括壳体部分、安装于壳体部分的固定环和分流器、安装于分流器的环形座以及设置于环形座内的弹性阻水圈和设置于环形座上端的过滤器。壳体部分具有突变腔,并在上端部设有若干与外界连通的吸气通道。分流器包括周壁、中心座以及连接二者的导流弧面,其中周壁上设有若干分流孔,中心座由环形座的中央内孔向上凸伸。
当水流经该恒流起泡器时,首先水流经过过滤器可滤除水中的杂质,接着进入环形座,再由环形座与中心座之间的过水间隙进入分流器,由于环形座内的阻水圈随着水的压力变化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从而使得通过上述过水间隙的水量受水压变化的影响较小而基本保持恒定;之后水流由各分流孔流出,在此过程中,由于水流沿着导流弧面直接流向分流孔,相比于水流到分流器底部再向上溢出分流孔的情况,水流更加顺畅,速度更快,也就是说导流弧面使水流速度加快,从而有利于吸入更多的空气;由分流孔流出的水流被固定环阻挡而改变流向后进入容积较大的突变腔,使突变腔形成负压,从而由各吸入通道进入突变腔的大量空气与水流混合形成气泡水,最后气泡水由壳体部分底端部的整流网流出。
由此可见,该恒流起泡器已经实现了过滤功能、节水功能以及形成气泡水功能,然而在降低噪音方面仍有改进空间。
在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实用新型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方面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节水降噪装置,其能降低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一种节水降噪装置,包括降噪组件以及一个或多个节水组件。其中所述节水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节水件,第一壳体呈杯形,包括杯底和由该杯底向上延伸的杯壁,所述杯底设有若干第一出水口;节水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能改变所述若干第一出水口的通流面积。所述降噪组件包括第二壳体和整流件,第二壳体具有上下贯通的中空腔室;整流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并邻近所述中空腔室下端部,所述整流件上设有若干第二出水口;其中,所述第一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上并邻近所述中空腔室上端部,若干第二出水口的通流面积不小于若干第一出水口的通流面积的的1.5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若干第二出水口的通流面积是若干第一出水口的通流面积的3-4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中空腔室包括一个圆台形的导流腔,所述导流腔的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所述节水组件位于所述导流腔的上方,所述整流件位于所述导流腔的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中空腔室还包括一个圆筒形的上腔室,所述上腔室与所述导流腔连通并位于其上方,所述节水组件设置于所述上腔室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中空腔室还包括一个圆筒形的下腔室,所述下腔室与所述导流腔连通并位于其下方,所述整流件设置于所述下腔室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松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松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748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