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程车辆双循环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75432.5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152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秦四成;裴亚成;赵峰;李克锋;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聊城市德通交通器材制造有限公司;裴亚成 |
主分类号: | F01P3/20 | 分类号: | F01P3/20;F01P5/10;F01P5/02;F02B29/04;F15B21/04;F16H57/04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朱世林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器 低温循环 冷却系统 低温散热器 高温循环 双循环冷却系统 本实用新型 高温散热器 工程车辆 冷却空气 散热效率 冷却液 中冷器 水冷 发动机 热交换 车辆冷却系统 发动机水泵 散热器结构 车辆冷却 散热技术 系统热量 冷却腔 散热 耗能 减小 能耗 | ||
1.一种工程车辆双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由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和低温循环冷却系统组成;
所述的高温循环冷却系统主要由发动机(1)、发动机水泵(2)、液-液散热器a(4)和高温散热器(6)组成;
所述发动机水泵(2)驱使高温循环冷却系统中冷却液流动;
高温循环冷却系统中冷却液依次流经发动机(1)内冷却腔获得发动机冷却系统热量、流经液-液散热器a(4)获得车辆传动系统热量;
高温循环冷却系统中冷却液热量在高温散热器(6)中与流动的冷却空气实现热交换;
所述的低温循环冷却系统主要由低温散热器(7)、低温循环泵(8)、水冷中冷器(9)和液-液散热器c(10)组成;
低温循环冷却液由低温循环泵(8)驱动流动;
低温循环冷却系统中冷却液经低温散热器(7)后,依次流经水冷中冷器(9)获得发动机增压空气热量、流经液-液散热器c(10)获得车辆作业装置液压系统热量;
低温循环冷却系统中冷却液热量在低温散热器(7)中与流动的冷却空气实现热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车辆双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冷却空气在冷却风扇驱动下流动,冷却空气先流经低温循环冷却系统中的低温散热器(7),再流经高温循环冷却系统中的高温散热器(6),分别将低温循环冷却系统中冷却液热量与冷却空气实现热交换、高温循环冷却系统中冷却液热量与冷却空气实现热交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车辆双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发动机增压空气的冷却在低温循环冷却系统中的水冷中冷器(9)中实现;低温循环冷却系统中冷却液经低温散热器(7)后先流经水冷中冷器(9),冷却增压空气的温度,减少增压空气压力损失,保障发动机增压空气进入燃烧室的状态要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车辆双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温循环冷却系统还包括液-液散热器b(5);
高温循环冷却系统中冷却液依次流经发动机(1)内冷却腔、液-液散热器a(4)、液-液散热器b(5);
所述低温循环冷却系统还包括液-液散热器d(11);
低温循环冷却系统中冷却液经低温散热器(7)后,依次流经水冷中冷器(9)、液-液散热器c(10)、液-液散热器d(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工程车辆双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液-液散热器a(4)、液-液散热器b(5)、液-液散热器c(10)、液-液散热器d(11)根据其对应车辆热源系统的工作温度要求分别置于高温循环冷却系统中或低温循环冷却系统中,按照高效换热要求,依次采用串联或并联组合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聊城市德通交通器材制造有限公司;裴亚成,未经吉林大学;聊城市德通交通器材制造有限公司;裴亚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7543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柴油机水冷系统
- 下一篇:四缸风冷起电一体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