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相移光纤光栅传感器和探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75915.5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6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孟丽君;聂菁;谭昕;彭和平;轩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5/353 | 分类号: | G01D5/353;G01N29/24;G01N2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徐立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移光纤光栅 耦合剂 底板 容纳槽 工件表面 传感器 固定凹槽 探伤装置 探伤 排出 栅区 填充 本实用新型 超声波探伤 传感器领域 第二表面 第一表面 反复粘贴 光纤固定 合适位置 使用寿命 拆卸 光纤 受损 | ||
1.一种相移光纤光栅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相移光纤光栅传感器包括底板(10)和相移光纤光栅(20),所述底板(1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耦合剂容纳槽(10a)和两个固定凹槽(10b),所述两个固定凹槽(10b)位于所述耦合剂容纳槽(10a)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所述耦合剂容纳槽(10a)连通,所述固定凹槽(10b)的深度小于所述耦合剂容纳槽(10a)的深度,所述相移光纤光栅(20)包括栅区(21)和连接在所述栅区(21)两端的光纤(22),所述栅区(21)和两段所述光纤(22)共线,所述栅区(21)设置在所述耦合剂容纳槽(10a)中,所述光纤(22)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凹槽(10b)内,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沿所述相移光纤光栅(20)的轴向从所述第二表面的一边延伸至另一边的沟槽(10c),所述耦合剂容纳槽(10a)、所述两个固定凹槽(10b)在所述第二表面上的正投影均位于所述沟槽(10c)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移光纤光栅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剂容纳槽(10a)、所述固定凹槽(10b)和所述沟槽(10c)均关于所述相移光纤光栅(20)的轴线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移光纤光栅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相移光纤光栅(20)的相移量为π,相移点位于所述栅区(21)的中点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移光纤光栅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剂容纳槽(10a)的深度为0.3~0.5mm,所述固定凹槽(10b)的深度为0.2~0.4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移光纤光栅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的厚度为0.8mm~1.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移光纤光栅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的长度为25mm~3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移光纤光栅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相移光纤光栅(20)的中心波长为1550nm。
8.一种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伤装置包括用于发射超声波信号的超声波发射设备(310)、用于接收超声波信号的相移光纤光栅传感器(320)、激光光源(331)、光电探测器(332)和示波器(333),所述相移光纤光栅传感器(320)为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相移光纤光栅传感器,所述激光光源(331)和所述光电探测器(332)均与所述相移光纤光栅传感器(320)的一端连接,所述光电探测器(332)与所述示波器(333)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发射设备(310)包括超声波探头(311)和安装块(312),所述安装块(312)上具有至少两个相互间不垂直的表面,所述超声波探头(311)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相互间不垂直的表面中的一个表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探头(311)为压电陶瓷超声波探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汉大学,未经江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7591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电编码器的电路结构
- 下一篇:一种轴向移动分体式编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