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抛物柱面耦合馈电的CTS缝隙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75936.7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77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于胜民;徐利军;王永超;陈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凌波微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21/00 | 分类号: | H01Q21/00;H01Q19/10;H01Q13/02;H01Q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田明;王体浩 |
地址: | 102208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馈电网络层 金属板主体 抛物柱面 平行板波导 缝隙天线 馈电波导 天线技术 耦合馈电 辐射层 下层 上层 本实用新型 毫米波雷达 毫米波领域 金属 辐射效率 馈电网络 馈电耦合 喇叭天线 通信领域 侧面 辐射体 馈电 带宽 应用 | ||
1.一种采用抛物柱面耦合馈电的CTS缝隙天线,包括上层的辐射层和下层的馈电网络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层包括平行板波导,位于平行板波导侧面的上层金属抛物柱面以及设置在平行板波导表面的多个辐射体;
所述馈电网络层包括馈电网络层金属板主体,馈电网络层金属板主体上设有馈电波导,馈电波导连接喇叭天线,馈电网络层金属板主体的侧面设有下层金属抛物柱面,馈电网络层金属板主体上设有一系列馈电耦合缝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抛物柱面耦合馈电的CTS缝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板波导由第一金属板,第一金属侧板以及上层金属抛物柱面围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抛物柱面耦合馈电的CTS缝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网络层金属板主体由金属侧板、金属底板、第二金属板以及下层金属抛物柱面围成,所述馈电波导和喇叭天线位于金属底板上,金属底板与所述第一金属板相互平行且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用抛物柱面耦合馈电的CTS缝隙天线,其特征在于,上层金属抛物柱面和下层金属抛物柱面的上下位置相互对应且焦距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用抛物柱面耦合馈电的CTS缝隙天线,其特征在于,多个辐射体位于第一金属板的表面,辐射体为T型辐射体,T型辐射体的两侧带有辐射缝隙,中部带有耦合缝隙,辐射缝隙朝辐射层的宽度方向延伸,T型辐射体的耦合缝隙把平行板波导里的电磁能量耦合到辐射缝隙,并辐射出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采用抛物柱面耦合馈电的CTS缝隙天线,其特征在于,多个辐射体在第一金属板的表面长度方向上等间距周期性放置形成缝隙阵列天线,相邻辐射体之间间隔为1个自由空间波长,辐射体的两侧辐射缝隙之间的间距为0.5个自由空间波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抛物柱面耦合馈电的CTS缝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天线为H面喇叭,H面喇叭的辐射口面位于馈电网络层的下层抛物柱面的焦点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抛物柱面耦合馈电的CTS缝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网络层金属板主体上的一系列馈电耦合缝隙靠近下层金属抛物柱面且呈放射性排布,放射性排布轨迹的弧度与下层金属抛物柱面的弧度一致,馈电耦合缝隙将能量从馈电网络层金属板主体中耦合到平行板波导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抛物柱面耦合馈电的CTS缝隙天线,其特征在于,馈电波导中的信号通过下层金属抛物柱面的反射形成柱面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抛物柱面耦合馈电的CTS缝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层与馈电网络层相互扣合连接形成整体,上层金属抛物柱面与下层金属抛物柱面相互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凌波微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凌波微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7593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剖面共形全向天线阵
- 下一篇:一种频率扫描相控阵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