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道路隧道无排风井净化排风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77009.9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64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邹德华;吉凤玲;郭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德华;吉凤玲;郭建军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段宇 |
地址: | 1224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道路隧道 排风道 排风井 两组 排风 净化 隔板 本实用新型 排风装置 高压静电除尘器 废气处理装置 隧道 对称安装 构造技术 换气风道 空气流通 空气吸收 排气效率 双向风道 出风口 单风道 内腔中 双向的 风道 进风 滤网 螺接 排出 污染物 改进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道路隧道无排风井净化排风构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道路隧道无排风井净化排风构造,包括隧道,所述隧道的内腔中安装有排风道,所述排风道的底部均匀螺接有滤网,所述排风道的顶部中安装有两组隔板,左右两组所述隔板为对称安装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单风道改进为双向风道,在挑选好出风口后,实现两侧自然进风,从中间污染物浓度最高的地方将空气吸收排出,形成两组空气流通风道,提高排气效率,并通过安装有高压静电除尘器和废气处理装置,将空气中的灰尘和有害气体进行净化,保证对排风装置要求的基本要求,并且开设有双向的换气风道,减少意外发生时排风装置完全被堵的几率,提高抗意外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隧道无排风井净化排风构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道路隧道无排风井净化排风构造。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交通矛盾日益突出,城际间的交通需求日益上升,道路隧道成为解决交通矛盾的一个有利手段,成为交通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隧道均为全封闭结构,在隧道内部因为通风不良导致越往中间,空气污染物浓度越高,而一些道路隧道并无法采用排风井将空气排出到高处,而只靠自然排风效率低,且隧道内温度比两侧地表温度较低,所以风向为两侧向内通风,导致隧道内采用单向机械引风后排风的效果差,并且在较长的隧道中单向排风换气速率仍待提高,且单风道在使用时,管道如果出现堵塞等意外状况,直接就会出现排风受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隧道无排风井净化排风构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单向排风风道长导致排风效果差、速率较慢和反射意外导致风道受阻后抗意外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道路隧道无排风井净化排风构造,包括隧道,所述隧道的内腔中安装有排风道,所述排风道的底部均匀螺接有滤网,所述排风道的顶部中安装有两组隔板,左右两组所述隔板为对称安装结构,所述排风道的内腔通过隔板分别设置有吸收处理风道和双向出风道,所述吸收处理风道位于双向出风道的下侧,左侧所述吸收处理风道的内腔右侧分别安装有高压静电除尘器和废气处理装置,所述废气处理装置位于高压静电除尘器的右侧,所述隔板的顶部右侧卡接有风机安装座,所述风机安装座上螺接有风机,所述双向出风道的内腔中均匀安装有引风风扇。
优选的,所述废气处理装置为蜂巢型催化剂吸附载体。
优选的,所述隔板为J型隔板,且所述废气处理装置位于隔板的转角处底部。
优选的,所述风机安装座上均匀开设有吸附滤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单风道改进为双向风道,在挑选好出风口后,实现两侧自然进风,从中间污染物浓度最高的地方将空气吸收排出,形成两组空气流通风道,提高排气效率,并通过安装有高压静电除尘器和废气处理装置,将空气中的灰尘和有害气体进行净化,保证对排风装置要求的基本要求,并且开设有双向的换气风道,减少意外发生时排风装置完全被堵的几率,提高抗意外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隧道、2排风道、3滤网、4隔板、5吸收处理风道、6高压静电除尘器、7废气处理装置、8风机安装座、9风机、10双向出风道、11引风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德华;吉凤玲;郭建军,未经邹德华;吉凤玲;郭建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770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沿空留巷围岩永久补强支护设施
- 下一篇:一种煤矿用小型可移动防爆通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