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电缆漏电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79220.4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73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远韬;骆雄晏;王森锋;谢应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人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515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壳体 连接板 警示标语 漏电保护装置 高压电缆 固定板 放置凹槽 连接凹槽 连接凸起 反光条 连接杆 底端 本实用新型 表面设置 电缆本体 内部设置 漏电 螺栓 提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电缆漏电保护装置,包括主壳体、第一连接板、连接凸起、连接凹槽、警示标语、反光条和固定板,所述主壳体的内侧设置有放置凹槽,且放置凹槽的内部放置有电缆本体,所述第一连接板位于主壳体的底端,且第一连接板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固定在第二连接板上,且第二连接板固定在主壳体的底端,所述连接凸起固定在主壳体的右侧,所述连接凹槽固定在主壳体的左侧,所述警示标语设置在主壳体的外表面上,所述反光条设置在主壳体的外表面上,所述固定板与主壳体相连接,且固定板上设置有螺栓。该高压电缆漏电保护装置,在主壳体的表面设置有警示标语,警示标语可以提醒别人此处高压漏电,提示别人远离此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压电缆漏电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高压电缆是电力电缆的一种,是指用于传输1kv-1000kv之间的电力电缆,多应用于电力传输和分配。高压电缆在输送电力的过程中如果发生破损会产生漏电现象,检测漏电的最好方法就是用电笔接触带电体,如果氖泡亮一下立刻就熄灭,证明带电体带的就是静电,如果长亮定是漏电无疑。高压电缆因为自身的电压较高,发生漏电的地方危险性较大,从发现漏电到修理人员修理好高压电缆中间会间隔一段时间,在这个时间中如果有人不小心触碰到漏电的高压电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为了防止人员触碰到漏电区域,需要保护装置将漏电区域保护起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电缆漏电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从发现漏电到修理人员修理好高压电缆中间有一个时间过程,在这个时间中如果有人不小心触碰到漏电的高压电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压电缆漏电保护装置,包括主壳体、第一连接板、连接凸起、连接凹槽、警示标语、反光条和固定板,所述主壳体的内侧设置有放置凹槽,且放置凹槽的内部放置有电缆本体,所述第一连接板位于主壳体的底端,且第一连接板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固定在第二连接板上,且第二连接板固定在主壳体的底端,所述连接凸起固定在主壳体的右侧,所述连接凹槽固定在主壳体的左侧,所述警示标语设置在主壳体的外表面上,所述反光条设置在主壳体的外表面上,所述固定板与主壳体相连接,且固定板上设置有螺栓。
优选的,所述主壳体包括外保护层、耐高温层和绝缘保护层,绝缘保护层与电缆本体相接触,耐高温层位于外保护层和绝缘保护层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与连接杆之间构成转动机构,且第一连接板的长度小于主壳体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连接凸起和连接凹槽均为环形结构,且连接凸起与连接凹槽之间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反光条共设置有两个,且反光条关于主壳体的中心线呈轴对称设置,同时反光条位于警示标语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共设置有两个,且固定板关于主壳体的中心线呈轴对称设置,同时固定板与螺栓之间为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高压电缆漏电保护装置, 在主壳体的表面设置有警示标语,警示标语可以提醒别人此处高压漏电,提示别人远离此处,同时在警示标语的两侧设置有反光条,这样在黑暗的环境下也能够提醒别人,主壳体的内侧为绝缘保护层,这样可以隔绝电流,当高压电缆表面的漏电区域较大,单个保护装置无法覆盖住全部面积时,可以通过连接凸起和连接凹槽将保护装置与其他的保护装置连接在一起,这样可以随意控制保护装置的覆盖面积,使其使用起来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壳体右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壳体左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主壳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人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人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792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