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现场镗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79860.5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81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吴立华;康国坡;乐有树;张冰洁;李克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开放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B39/02 | 分类号: | B23B39/02;B23B47/06;B23B47/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28458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柱筒 通孔 固定支架 镗刀 转动 第一驱动机构 驱动机构 现场镗孔 轴线方向 外圆弧 穿过 本实用新型 端部连接 轴向相对 装置结构 驱动 滑动 刀刃 进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现场镗孔装置,包括第一圆柱筒,所述第一圆柱筒的中部沿轴线方向上设有第一通孔;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穿过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圆柱筒的端部连接有可驱动第一圆柱筒绕固定支架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第二圆柱筒,所述第二圆柱筒的中部沿轴线方向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圆柱筒的外圆弧面上设有刀刃向外的镗刀;所述第一圆柱筒穿过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圆柱筒跟随第一圆柱筒转动,所述第二圆柱筒连接有可驱动其沿轴向相对第一圆柱筒滑动的第二驱动机构。在第一驱动机构的作用下,第二圆柱筒外圆弧面上的镗刀跟随第一圆柱筒转动;在第二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实现镗刀的进给。该装置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镗孔装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现场镗孔装置。
背景技术
镗孔是对铸出或钻出孔的进一步加工。镗孔可扩大孔径,提高精度,减小表面粗糙度,还可以较好地纠正原来孔轴线的偏斜。镗孔技术在机械加工及维修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些大型孔系的应用现场,传统的技术存在一些欠缺。一些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由于焊接件装配产生的误差,导致孔的位置不符合要求,这就需要在装配后,通过现场镗孔来弥补装配的精度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可在现场对零件进行镗孔的现场镗孔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现场镗孔装置,包括:
第一圆柱筒,所述第一圆柱筒的中部沿轴线方向上设有第一通孔;
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穿过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圆柱筒的端部连接有可驱动第一圆柱筒绕固定支架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
第二圆柱筒,所述第二圆柱筒的中部沿轴线方向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圆柱筒的外圆弧面上设有刀刃向外的镗刀;
所述第一圆柱筒穿过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圆柱筒跟随第一圆柱筒转动,所述第二圆柱筒连接有可驱动其沿轴向相对第一圆柱筒滑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柱筒的外圆弧面上径向设有第一环槽,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以及连接在第一电机轴端和第一环槽之间的传动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圆柱筒的外圆弧面上径向设有第二环槽,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轴端固定连接有丝杠,所述第二环槽活动连接有插入槽内的拨杆,所述拨杆与丝杠啮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拨杆呈L形且包括插入至第二环槽内的轴向拨动部,所述轴向拨动部的顶部设有一个与第二环槽相匹配的圆弧凹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柱筒的外圆弧面沿轴向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导轨,所述第二圆柱筒的内圆弧面沿轴向设有若干与导轨相匹配的滑块。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穿过第一通孔的支撑轴以及位于其两端部的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轴与第一圆柱筒通过滚动轴承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装置中,固定支架实现整个镗孔装置的固定,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圆柱筒转动,进而带动第二圆柱筒外圆弧面上的镗刀跟随第一圆柱筒转动,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圆柱筒沿轴向相对第一圆柱筒滑动,进而实现镗刀的进刀。该装置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现场镗孔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现场镗孔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开放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未经广东开放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798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自动质量检测的钻孔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型静压镗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