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纳米粉体设备用冷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79996.6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00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广兵;林金才;杨汉波;肖海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金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正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8 | 代理人: | 赵白 |
地址: | 528244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器 冷却板 冷却水孔 循环气 金属纳米粉体 本实用新型 冷却水出口 冷却水入口 循环气出口 循环气入口 热效率 密封性好 一端设置 制作工艺 保温性 高真空 耐高压 合围 清洗 贯穿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纳米粉体设备用冷却器,包括基座和冷却板,所述冷却板的下部紧固有基座,二者构成所述冷却器,所述基座和冷却板合围形成循环气通道,与所述循环气通道相连通的循环气入口设置于所述冷却器的一端,所述冷却器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循环气通道相连通的循环气出口;所述冷却板的端面上开设有贯穿所述冷却板的冷却水孔,与所述冷却水孔相对应的冷却水入口设置在所述冷却器的一端,与所述冷却水孔相对应的冷却水出口设置在所述冷却器的另一端。所述冷却器具有换热效率高、密封性好、保温性好、耐高压、高真空、制作工艺简单、便于维护清洗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体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纳米粉体设备用冷却器。
背景技术
纳米材料是指颗粒尺寸为1~100nm的粒子组成的新型材料,由于他们的粒子小,比表面积大以及量子尺寸效应,使之具有常规的粗晶材料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能,在光吸收、敏感、催化以及其他功能特性等方面展现出引人注目的应用前景。近年来,纳米粉体及其制做技术发展迅速,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纳米粉制备方法,最为普遍的就是气体冷凝法、电弧法、爆炸丝法以及化学还原等方法。
目前采用爆炸丝法制备金属纳米粉体一般是在介质或真空中,对丝导体施加高电压瞬间产生强大的脉冲电流,使得丝导体瞬间产生融化、气化、膨胀进而发生爆炸,其爆炸产物在爆炸冲击波的作用下高速向四周溅射,在冷却气体的冷却下形成纳米粉末,而冷却气体受热后经过冷却器的冷却循环利用。
作为爆炸丝法制备金属纳米粉体设备的冷却器,应具有冷却速度快、冷却效果好、真空性好、耐高压的优点,同时便于制作、维护以及清洗,目前在金属纳米粉体制备设备中经常用到的低温冷却设施一般采用换热器结构,但常规的换热器难以达到耐高气压、高真空以及其他上述冷却器应具备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导热好、强度高、便于安装清洗且真空度好的适合爆炸丝法制备金属纳米粉体设备用的冷却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金属纳米粉体设备用冷却器,包括基座和冷却板,所述冷却板的下部紧固有基座,所述基座和冷却板合围形成循环气通道,与所述循环气通道相连通的循环气入口设置于所述冷却器的一端,所述冷却器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循环气通道相连通的循环气出口;所述冷却板的端面上开设有贯穿该冷却板的冷却水孔,与所述冷却水孔相对应的冷却水入口设置在所述冷却器的一端,与所述冷却水孔相对应的冷却水出口设置在所述冷却器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包括其上部具有开口的长方体型凹槽,所述长方体型凹槽的两侧面的上部边缘向两侧分别垂直形成第一凸耳及第二凸耳。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板包括能够与所述长方体型凹槽上下对齐的长方体型本体,所述长方体型本体的两侧面的下部边缘向两侧分别垂直形成大小形状与上述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均相同的第三凸耳以及第四凸耳,所述长方体型本体的下表面向下形成多条能伸入所述长方体型凹槽内的冷却齿板,多条所述冷却齿板均与所述长方体型本体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多条所述冷却齿板之间为等间距设置,将所述基座和冷却板上下扣合在一起后,多条所述冷却齿板将所述长方体型凹槽均匀分割形成多条循环气通道,所述循环气出口及循环气入口分别开设在所述基座的两端上。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板本体的端面上等间距均匀开设有多个冷却水孔,所述冷却水入口以及冷却水出口分别开设在所述冷却板的两端上。
进一步地,将所述基座与冷却板上下对齐,将所述第一凸耳与第三凸耳通过多个第一连接螺柱锁紧在一起,将所述第二凸耳与第四凸耳通过多个第二连接螺柱锁紧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耳与第三凸耳之间夹设有第一密封垫片,所述第二凸耳与第四凸耳之间夹设有第二密封垫片。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及冷却器的外表面喷涂有保温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金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金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799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