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药瓶输送轨道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80181.X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26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劲礼;李新杰;张勤;陈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植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57/04 | 分类号: | B65B5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廖华均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产品输入 输出轨道 次品 合格品 药瓶输送轨道 本实用新型 安装支架 检测装置 检测组件 轨道 出口连接 感应装置 平行设置 人工操作 人力成本 输送过程 自动检测 药瓶 支出 进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药瓶输送轨道的检测装置,包括产品输入轨道、合格品输出轨道、次品输出轨道和检测组件,次品输出轨道的进口与产品输入轨道的出口连接,合格品输出轨道平行设置于产品输入轨道一侧,检测组件包括有设置于产品输入轨道出口处的安装支架以及位于安装支架前方的感应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药瓶在输送过程中的次品自动检测及分离工作,其效率高,无需人工操作,有利于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可以减少人力成本的支出,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尤其是一种药瓶输送轨道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农药生产行业中,通常通过灌装机将药液灌入药瓶中,然后通过输送轨道再输送至旋盖设备进行上盖密封,药瓶上盖之后再通过输送轨道输送至贴标工序进行贴标。当旋盖设备缺料导致经过旋盖设备的药瓶没有上盖,或者药瓶的瓶口上没有铺设密封铝箔,此时需要将此类次品挑选出来重新上盖,现有的做法是采用人工去挑选次品,其效率比较低,而且工人劳动强度大,需要时刻不停的紧盯输送轨道,提高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药瓶输送轨道的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主要是:一种药瓶输送轨道的检测装置,包括产品输入轨道、合格品输出轨道、次品输出轨道和检测组件,所述次品输出轨道的进口与产品输入轨道的出口连接,所述合格品输出轨道平行设置于产品输入轨道一侧,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有设置于产品输入轨道出口处的安装支架以及位于安装支架前方的感应装置,所述安装支架设置有可在其上转动的转轴,所述转轴位于产品输入轨道和合格品输出轨道之间的空隙上方,转轴上端连接有可驱动其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感应装置连接,转轴下端连接有挡杆,所述挡杆可随转轴转动而封闭或打开次品输出轨道的进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挡杆封闭次品输出轨道的进口时,挡杆与次品输出轨道的长度方向呈20°-45°夹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摆杆和驱动气缸,所述摆杆一端与转轴上端固定连接,摆杆另一端设置有滑槽,所述驱动气缸的推杆可滑动连接于滑槽内。
进一步,所述感应装置包括有感应支架和感应头,所述感应头安装在感应支架下方。
进一步,所述感应头通过横向调节装置可调节安装在感应支架下方,所述横向调节装置设置有调节手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药瓶输送轨道的检测装置,通过设置有挡杆,挡杆可随转轴转动而封闭或打开次品输出轨道的进口,正常状态时,挡杆封闭次品输出轨道的进口,使药瓶由产品输入轨道经过挡杆后进入合格品输出轨道输送至下一工序,当感应装置检测到有次品通过时,感应装置发送信号给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挡杆转动从而打开次品输出轨道的进口,使得次品由产品输入轨道直接进入次品输出轨道进行分离,然后挡杆回位继续封闭次品输出轨道的进口,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药瓶在输送过程中的次品自动检测及分离工作,其效率高,无需人工操作,有利于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可以减少人力成本的支出,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植保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植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801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装机的安全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智能液体辅助包装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