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液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80480.3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22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东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B01D53/86;B01D53/7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晓欣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江门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罐 真空泵 光催化氧化器 过滤器 液分离器 出气口 过滤罐 排液口 碳纤 本实用新型 排气口排 杂质过滤 观察管 入气口 内冷 气口 加压 废气 过滤 监视 管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带入气口和出气口的真空泵,以及与真空泵的出气口连接的分离罐,真空泵的下部连接有过滤罐,分离罐内设置有光催化氧化器以及碳纤过滤器,分离罐的下部设置有排液口,排液口与过滤罐连接,分离罐的侧部安装有用于监视罐内液面的观察管。如图1箭头所示,废气从真空泵的入气口进入,经过加压进入分离罐,通过分离罐内的光催化氧化器以及碳纤过滤器将杂质过滤分离,冷凝成液体的成分下落到分离罐内,气体则从分离罐顶端的排气口排出,在分离罐内和真空泵内冷凝成液体的成分则通过管理收集到过滤罐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污染治理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螺杆挤出机机头烟气污染治理通常采用文氏塔水喷淋,再配合光氧催化,这种污染治理装置系统设计、配置水平低,处理设备和管道易沾粘,性能下降较快且无法恢复,运行稳定性差;虽然气态污染物能得到较彻底的去除,但固、液污染物去除较差,肉眼能看见灰尘,污染物达标排放困难;有易燃物积聚,有一定的着火概率,安全系数不高;捕集效果随运行时间累积而下降,不能长时间保持高捕集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能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弊端,污染物去除率高达95%以上,易燃物积聚少,着火概率很低,安全系数较高,能保持高捕集效果的气液分离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带入气口和出气口的真空泵,以及与真空泵的出气口连接的分离罐,真空泵的下部连接有过滤罐,分离罐内设置有光催化氧化器以及碳纤过滤器,分离罐的下部设置有排液口,排液口与过滤罐连接,分离罐的侧部安装有用于监视罐内液面的观察管。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分离罐内设置有用于容置光催化氧化器和碳纤过滤器的容纳腔,容纳腔包括将分离罐分隔成气体区和液体区的隔板,隔板的下部安装有容纳箱,隔板和容纳箱上均设置有多个通孔。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分离罐的顶端开设有排气口。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改进,观察管设置为玻璃管,玻璃管的两端分别与分离罐的内部连通。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改进,过滤罐通过网纹管分别与真空泵和分离罐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带入气口和出气口的真空泵,以及与真空泵的出气口连接的分离罐,真空泵的下部连接有过滤罐,分离罐内设置有光催化氧化器,分离罐的下部设置有排液口,排液口与过滤罐连接,分离罐的侧部安装有用于监视罐内液面的观察管。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弊端,污染物去除率高达95%以上,易燃物积聚少,着火概率很低,安全系数较高,能保持高捕集效果。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东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东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804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