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儿童安全座椅及其可收合侧撞保护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80724.8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25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钜(中国)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26 | 分类号: | B60N2/26;B60N2/6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毛伟碧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受力机构 侧翼 儿童安全座椅 保护机构 背靠 收叠 收合 能量吸收机构 本实用新型 收合位置 长度比 活动地 收缩 阻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童安全座椅及其可收合侧撞保护机构,可收合侧撞保护机构设于儿童安全座椅的背靠侧翼处并包括能量吸收机构及受力机构。受力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相互收叠或相互展开的保护块,受力机构相对背靠侧翼具有展出位置及收合位置,能量吸收机构活动地设于两相邻保护块中一者,并选择性地允许或阻挡两相邻保护块之间相互收叠;在受力机构位于展出位置时,两相邻保护块之间相互展开而使所有的保护块构成突出于背靠侧翼之表面的一级侧撞行程;而两相邻保护块之间相互收叠构成二级侧撞行程,二级侧撞行程与一级侧撞行程的长度比大于1:1且小于或等于1:3,且二级侧撞行程的长度范围为20至40毫米。以获得更好的侧撞和收缩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儿童安全座椅及其可收合侧撞保护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极其丰富的物质消费品,而儿童安全座椅就是诸多的物质消费品中的一种。
众所周知,儿童安全座椅是企业专门针对幼儿所开发的一种婴儿产品,通过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能有效地防止汽车因急刹或撞碰等原因而给婴儿造成伤害,从而确保婴儿的乘车安全,因而使得儿童安全座椅非常地受到人们所喜爱,进而加大了儿童安全座椅的普及力度。
目前,对于儿童安全座椅来说,其背靠侧翼不设有侧向保护装置,故在侧撞时,此时的儿童安全座椅的背靠侧翼因不设有侧向保护装置而无法为婴儿提供侧撞保护的功能,因此使得现有的儿童安全座椅安全性能差,无法保护婴儿的安全。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在展开时具有较大的体积(碰撞行程)以达到侧撞保护效果好及在收合时体积较小的可收合侧撞保护机构及具有该可收合侧撞保护机构的儿童安全座椅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展开时具有较大的体积(碰撞行程)以达到侧撞保护效果好及在收合时体积较小的可收合侧撞保护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展开时具有较大的体积(碰撞行程)以达到侧撞保护效果好及在收合时体积较小的儿童安全座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设于儿童安全座椅的背靠侧翼处的可收合侧撞保护机构,包括能量吸收机构及受力机构。受力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可选择性地相互收叠或相互展开的保护块,受力机构相对背靠侧翼具有展出位置及收合位置,能量吸收机构活动地设于两相邻保护块中一者,能量吸收机构选择性地允许或阻挡两相邻保护块之间相互收叠;在受力机构位于展出位置时,两相邻保护块之间相互展开而使能量吸收机构活动至阻挡两相邻保护块之间相互收叠的位置,则所有的保护块构成突出于背靠侧翼之表面的一级侧撞行程;操作使能量吸收机构活动至允许两相邻保护块之间相互收叠的位置,则两相邻保护块之间相互收叠而使所有的保护块构成突出于背靠侧翼之表面的二级侧撞行程,二级侧撞行程与一级侧撞行程的长度比大于1:1且小于或等于1:3,且二级侧撞行程的长度范围为20至40毫米。
较佳地,位于收合位置时的受力机构之体积小于位于展出位置时的受力机构之体积。
较佳地,保护块中的最内侧者活动地组于背靠侧翼并相对背靠侧翼具有展出位置及收合位置。
较佳地,在一级侧撞行程的侧撞过程中,两相邻保护块之间相互收叠而迫使能量吸收机构产生形变或活动至允许两相邻保护块之间收叠的位置。
较佳地,在受力机构位于收合位置时,保护块沿侧撞方向依次收叠而使保护块中的最外侧者与背靠侧翼的表面相平齐。
较佳地,每个保护块与背靠侧翼枢接。
较佳地,每个保护块与背靠侧翼的枢转中心线相同。
较佳地,背靠侧翼上安装有枢转轴,两相邻保护块中的一者具有第一枢接部,两相邻保护块中的另一者具有第二枢接部,枢转轴穿过第一枢接部及第二枢接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钜(中国)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宝钜(中国)儿童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807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座椅靠背调角手柄
- 下一篇:侧撞保护头靠及其幼儿载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