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转可调车载编码器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84011.9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6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薛春明;段英杰;柴辉照;刘勇;于小鹏;贾磊;刘晓;刘博;李洋;孙贝;刘蓬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D11/30 | 分类号: | G01D11/30;F16F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太兆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08 | 代理人: | 张洪年 |
地址: | 030006***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码器 编码器固定装置 减震装置 可调 车体固定装置 旋转调节装置 旋转可调装置 轴向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 编码器测量 控制编码器 中心线方向 车辆震动 车体连接 紧固螺栓 零件损伤 路面行驶 使用寿命 使用效率 隧道检测 往复运行 有效解决 导向杆 固定杆 轮毂 静止 移动 | ||
1.一种旋转可调车载编码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编码器固定装置、减震装置、旋转调节装置、轴向连接装置和车体固定装置;
所述编码器固定装置包括编码器壳体(13)、安装前板(12)和安装后板(14),所述编码器壳体(13)内装有编码器(15),两侧通过安装前板(12)和安装后板(14)固定;
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导向杆(7)、固定杆(4)、管帽(2)、直线轴承(5)、卡簧(6)、紧固螺母(11)、防护罩(9)、第一管夹(8)和第二管夹(10),所述导向杆(7)与固定杆(4)之间通过直线轴承(5)连接构成移动副,实现沿杆中心线方向的往复运动,所述导向杆(7)通过紧固螺母(11)与所述编码器壳体(13)连接,所述固定杆(4)通过菱形卧式固定座(3)固定于车身上;
所述旋转调节装置包括轴承座(17)、旋转轴承(20)、导向轴(18)、旋转密封圈(19)和固定座(16),所述导向轴(18)的一端与固定于轴承座(17)内的旋转轴承(20)配合,另一端与编码器(15)连接,所述轴承座(17)与所述固定座(16)之间设置有旋转密封圈(19),所述轴承座(17)与所述固定座(16)分别固定在轮毂法兰(23)和安装前板(12)上;
所述轴向连接装置包括轮毂法兰(23)、第一螺母柱(24)、驱动法兰(21)和第二螺母柱(22),所述轮毂法兰(23)依次通过所述第二螺母柱(22)、驱动法兰(21)和第一螺母柱(24)与车辆轮毂连接,随车轮一起进行转动;
所述车体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1)和菱形卧式固定座(3),固定板(1)的一端与车体连接,另一端固定菱形卧式固定座(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可调车载编码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器壳体(13)为环状,顶端中心设置螺栓通孔,前后两端各设置有9个螺栓孔;所述编码器壳体(13)与安装前板(12)和安装后板(14)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可调车载编码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7)为空心光轴,固定杆(4)为空心铝管,所述直线轴承(5)通过孔用卡簧固定于固定杆(4)内;编码器电缆线穿过所述导向杆(7)和固定杆(4)与电控柜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可调车载编码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法兰(23)和驱动法兰(21)均布有螺栓孔,其均布圆与轮毂螺栓均布圆直径相同;轮毂螺栓和螺母柱之间通过轮毂螺母连接,轮毂螺母为两端开口结构,两端均设置内螺纹;第一螺母柱(24)前端设置扳手槽,第二螺母柱(22)中部设置扳手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可调车载编码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6)和所述轴承座(17)上分别相向设置有两个紧定螺丝孔,通过调节紧定螺栓实现编码器旋转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未经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8401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传感器支架
- 下一篇:用于检测多个传感器的数据检测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