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光谐振锁紧观察检测窗口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87862.9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8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贾建洪;周士晖;吕杭杰;陶嘉贵;李非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博韵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朱孔妙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盖板 窗体 观察 可视窗 通口 驱动器 锁紧机构 微光 锁紧块 谐振装置 反应腔 活动杆 锁紧孔 检测 本实用新型 盖板打开 盖板关闭 活动连接 活动启闭 气体外泄 气体样本 谐振 荧光部 中间物 伸缩 净气 内压 取样 锁紧 对准 锁定 封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光谐振装置观察检测窗口,包括窗体,窗体上设有观察通口,窗体上还设有盖板,盖板活动连接于窗体上,盖板活动启闭观察通口,盖板关闭时封闭观察通口;盖板上设有可视窗,可视窗对准观察通口,可视窗设有荧光部;盖板和窗体之间还设有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驱动器和锁紧块,锁紧块位于盖板内侧,锁紧块上设有锁紧孔,驱动器设有活动杆,活动杆随驱动器伸缩进出锁紧孔。操作人员可以在盖板的可视窗前进微光谐振装置的反应腔内的净气反应进行观察,并且盖板打开后,操作人员也可以从观察通口内采取气体样本进行检测和中间物取样;同时内部锁紧机构可以将盖板锁定,防止其被反应腔内压冲开,避免气体外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气装置,具体为一种微光谐振锁紧观察检测窗口。
背景技术
本申请的发明人于2017年7月24日,公开了一种微光谐振装置(公开号为CN107261835A),微光谐振装置通过微波发生器产生连续波长的微波传送至微波转换器,一部分微波可激发微波无极灯管使其发出高强紫外线,另一部分微波与该高强紫外线一起于反射壳内来回经过多次反射,并与反射管内的废气发生反应,得到大量臭氧和自由羟基,强力破坏并氧化还原废气分子,从而得到洁净的气体。
微光谐振装置中是以紫外线照射光触媒实现净气,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难以对微光谐振装置内反应进行监测(如反应情况)。
且由于紫外线为肉眼不可见光,若直接开设观察窗口,则高强紫外线直接照射人眼会有一定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微光谐振锁紧观察检测窗口,操作人员可以在盖板的可视窗前进微光谐振装置的反应腔内的净气反应进行观察,并且盖板打开后,操作人员也可以从观察通口内采取气体样本进行检测和中间物取样;同时内部锁紧机构可以将盖板锁定,防止其被反应腔内压冲开,避免气体外泄。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微光谐振装置观察检测窗口,包括窗体,所述窗体上设有观察通口,所述窗体上还设有盖板,所述盖板活动连接于窗体上,盖板活动启闭观察通口,盖板关闭时封闭观察通口;所述盖板上设有盖板封闭观察通口时用于操作人员观察的可视窗,所述可视窗对准观察通口,可视窗设有照射紫外线可发亮的荧光部;所述盖板和窗体之间还设有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驱动器和锁紧块,所述锁紧块位于盖板内侧,锁紧块上设有锁紧孔,所述驱动器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随驱动器伸缩进出锁紧孔。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下方设有用于活动杆嵌入的定位孔,当盖板盖合时,定位孔和锁紧孔均位于活动杆的伸缩路径上。
优选的,所述盖板下方的面板壳体内设有“U”形凹槽,所述锁紧机构位于凹槽中。
优选的,所述可视窗由两块玻璃制成,荧光部位于两块玻璃之间。
优选的,所述荧光部为胶体表面附着荧光墨水。
优选的,所述荧光部多个呈间隔设置的条形,所述荧光部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盖板翻转连接于窗体上。
优选的,所述窗体还设有用于控制盖板启闭的控制键,所述控制键位于盖板下方。
优选的,所述盖板设有配重部,所述配重部呈条状,配重部位于盖板外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微光谐振锁紧观察检测窗口,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微光谐振锁紧观察检测窗口,可以通过打开盖板,解除对观察通口的封闭,操作人员可以从该部位抽取反应中的气体,对反应中的气体中各个成分的含量进行监控,并对微光谐振装置中的各个元件参数进行控制,提高或降低反应强度。
二、观察检测窗口的盖板表面设置可视窗,使用者可以通过可视窗对壳体内部反应腔内的反应进行观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博韵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博韵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878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气体监控除臭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光催化氧化异味去除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