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贱金属材料臭氧发生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88966.1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38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天晴;胡广;汪涛;林海鹏;汤海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13/11 | 分类号: | C01B13/11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贱金属 金属材料 放电电极 诱导电极 正面焊盘 臭氧发生片 背面焊盘 绝缘涂层 陶瓷介质 臭氧发生器件 放电电极表面 本实用新型 背面设置 覆盖玻璃 整个区域 正面设置 烧结 绝缘性 耐湿性 覆盖 背面 裸露 玻璃 改进 | ||
一种贱金属材料臭氧发生片,具体涉及臭氧发生器件的改进技术。在基体的正面设置正面焊盘,在基体的背面设置背面焊盘,在基体的正面烧结有贱金属条状放电电极,在贱金属条状放电电极表面对应地覆盖呈条状的陶瓷介质涂层,在陶瓷介质涂层的整个区域外覆盖玻璃绝缘涂层;在基体的背面覆盖贱金属诱导电极;正面焊盘与贱金属条状放电电极连接,正面焊盘裸露于玻璃绝缘涂层外;背面焊盘与贱金属诱导电极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绝缘性好,强度增大,耐湿性提高,由于正面条状放电电极和背电的诱导电极均由贱金属材料制得,使得成本降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化学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臭氧发生器件的改进技术。
背景技术
臭氧是世界公认的广谱高效杀菌消毒剂。人类发现臭氧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多年来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臭氧是很强的氧化剂,具有奇特的强氧化、高效消毒、催化分解等作用。科学家们在臭氧生成方法上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最早生成臭氧的方法是采用尖端放电产生臭氧。1857年,德国科学家实用新型了“无声放电法”产生臭氧,后来又相继有人实用新型了电解法、光化学法、放射线照射法等许多不同形式的臭氧发生装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实用新型了“高频陶瓷沿面放电臭氧发生技术”。这种技术将以前的柱面放电改为沿介质表面放电产生臭氧,大幅度地提高了臭氧的生成效率,大大缩小了发生器的体积,最终实现了臭氧发生器的小型化和高效化,近年来随着臭氧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我国也有一些厂家在研制和生产“高频陶瓷沿面臭氧发生片”。
通过对国内外的较多厂家的产品剖析和研究,认为国内一些产品经过几年的研究和改进虽然达到一定水平,但性能和寿命与国外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工作寿命短、抗湿性能差等问题。
臭氧易于分解,所以很难储存,需现场制取现场使用。臭氧发生片在引用水、污水、工业氧化、食品加工和保鲜、医药合成、空间灭菌消毒等领域广泛应用。
臭氧发生片是可以用于制取臭氧气体的器件,是利用沿面放电技术将氧气电离成臭氧。臭氧发生片是采用沿面放电的原理产生臭氧,沿面放点产生臭氧的原理具体发生下面几步骤:
1)电场内气体电离,产生一定数量的高能电子;
2)氧气分子分解产生氧原子O;
3)氧原子、氧分子在中间物质M(O2、N2等)作用下,通过三体碰撞生成O3;
4)臭氧分子和其它粒子发生碰撞,发生分解反应。
高能电子:在强电场的作用下放点电极中会产生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电子能量分配与每次微放电发生时放电电极两端所加电场强度有关,资料表明,电子能量在2~8.4eV时,会加速臭氧的分解反应的进行,大大降低臭氧生产效率;当电子的能量大于8.4e V时,有利于臭氧生成反应,在放电区间内应尽可能提高这部分电子的含量。
氧原子的产生: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与氧分子碰撞引起氧气分子解离,产生氧原子;O2和分子、原子等碰撞形成氧原子等;
e+O2→2O+e0
臭氧的生成:具有一定能量的氧原子和氧气分子碰撞,反应生臭氧;
O+O2+M → O3+M
O3还可通过O*2·和O2碰撞产生:
O*2+O2=O3+O
其中:M表示参与反应的中间物质(O2和N2)。O*2为高能电子和O2碰撞产生的激发态物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889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氧机消音机罩
- 下一篇:硫化钡浸出液换热系统